利用各种学习软件进行网络学习,是互联网时代教师自我研修的重要学习方式,很多学校不惜花费重金,投入较大的人力与管理成本为教师继续教育搭建开发网课学习平台。但是,平台落成投入使用后,相当多的教师不仅学习积极性不高,还与网课学习考核办法玩起了“猫鼠游戏”。有些教师基本不关注网课学习内容是什么,仅仅以应对学校考核为目的,在学习平台上打卡签到,一个星期的学习内容,分分钟就能完成。
学校高度重视的网课学习平台,教师为何不买账?为何还要与网课学习管理办法玩“猫鼠游戏”呢?
原因之一是网课学习内容与教师需求契合度不高。部分学校建好了网课学习平台,却忽视了课程资源建设,把相关工作交给学校负责教学或教科研的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接到任务后,没有对课程资源认真研究,只是简单地把任务在部门内部进行二次分解,像排轮值表一样,在每个工作日都有一名成员负责网课学习资源值日工作。负责值日的教师凭自己的判断,按照关键词搜索出一批相关教学视频后,再确定一个上传到学习平台供教师学习。网课学习资源选取随意,在源头上制约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网课内容不感兴趣,为了不影响考核成绩,只能玩起了“猫鼠游戏”。
原因之二是以数据为依据的考核办法存在问题。在考核方法上,很多学校一刀切地要求全体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学习规定的内容,不考虑教师之间的差异及学习需求。考核时,不考虑实际效果,只依托学习平台的后台数据,凭数据说话。以数据为依据的考核办法,致使部分教师无论教学与科研能力多高,如果忘记在学习平台上打卡签到,都会被认定为“没有参加学习”,校本学习成绩就会被认定为不合格。不考虑课程内容的价值和学习效果,只关注教师是否打卡签到,教师必然会用“猫鼠游戏”来应对。
原因之三是部分教师对学习不重视。部分教师宁愿与学校的管理办法玩“猫鼠游戏”,也不愿意花时间学习。即便网课平台上有全国知名教师的优课视频、教育教学论文,有些教师也不愿意学习。有些视频有学习时间的要求,部分教师就把视频点开,再把手机调成静音状态,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甚至有些教师宁愿找他人“代学”,或付费“刷课”,也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学习。
教师与学校的网课管理玩“猫鼠游戏”,不仅是对学习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学校管理及学习生态的破坏。如何让“猫鼠游戏”不再发生,是每所学校都应思考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