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鼓励读书应先重量再重质

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据调查统计,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略低于2018年的4.6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较2018年的3.32本减少了0.48本。我国成年国民中,11.1%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调查数据显示,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4月20日 中国青年报)

调查发现,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1%,较2018年的80.8%提升了0.3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的76.2%上升了3.1个百分点。报告认为,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而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每当“世界读书日”临近之时,有关阅读的各项调查、新闻报道就又多了起来。综观这些调查和报道,尽管侧重点不同,比如电子阅读率提升了,比如通过各种有声软件“听书”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始终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国民图书阅读量仍旧太少,远远低于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等国家。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多的国家以色列,每年人均读书64本,是我们的十几倍。

毋庸讳言,我们当然要追求读书的质量,包括图书本身的质量,也包括阅读过程的质量。鼓励读好书,这一初衷是好的。但是,追求质量不是忽视数量的借口。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首先要实现数量的提升和突破,才能谈质量问题。

目前,国人读书最大的短板还是“太少”,而要解决读书太少的问题,首先要回答如下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要读书?其二,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

第一个问题实在太大,甚至可以就此写一本书,套用现在流行的“鸡汤体”回答: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灵魂深处的愉悦。再如:你吃过那么多的饭,多年以后你不记得当时吃了什么,但是它们都化作你身上的血肉;你读过那么多的书,多年后不记得当年都读过什么,但是它们都化作你的学识、内涵、修养、品位、格调。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如果有人抱怨说没有时间读书,笔者只需要他回答另外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时间玩手机?如果你连玩手机的时间都没有,没有时间读书是可以原谅的;但如果有时间玩手机却没时间读书,那么“没时间”就只是借口而已。

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书籍一路飘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鼓励读书应先重量再重质  重量  重量词条  鼓励  鼓励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