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全体同学于今晚八点集体加入网络直播QQ群,届时将进行网络在线课堂教学直播。”班主任在群中一声令下,学生及学生家长便蜂拥而上,一时间QQ群爆满。学生们感觉这样的网络授课很是好玩,有些学生甚至在群中你一言我一语,开始摆弄QQ,肆无忌惮地研究这个平时没有机会触碰的聊天软件。然而,直播时间未到,老师又在群中发了一条紧急通知:“接上级通知,各学校正式开学之前,不准提前受课,原定的网络直播课堂取消。”
从接到通知,到摆弄设备,再到通知取消,学生兴致高涨,对网络的热情、对聊天工具的兴趣持续走高,有了班级QQ群,一个假期没能见面的学生纷纷互加朋友,进行网上聊天。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在近期抗疫工作的大环境中恐怕也并非个案。疫情到来,各行业各部门都紧绷着神经,想方设法为抗疫工作出力、作贡献。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停课不停学”,实施网络在线课堂教学,教师们接到命令,纷纷挖掘潜力,通过微课、直播、QQ等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授课。但是,很多教师的授课属于超前授课,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于是,提前网络授课被紧急叫停。
“停课不停学”这一举措,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假期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因疫情影响上课。但由于对“停课不停学”认识不足、定位不准、谋划不够、安排不细,导致一些地区的“停课不停学”成了“瞎折腾”。
一是过于依赖网络技术。网络能够服务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却绝不能被网络技术绑架,特别是中小学生,对网络充满好奇,学生在线学习,在没有教师与家长监管的状况下,很有可能经受不住网络的诱惑,甚至沉溺于网络,这样的网络授课显然得不偿失。
二是学习内容存在误区。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看来,“停课不停学”就是学习新课程,这样的定位存在一定的误区。网络学习不同于班级授课,学生虽然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接受教师的课堂教学,但这终究是一种单向性教学,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很难把握,加上网络授课技术不够成熟、平台不够完善等问题,网络授课容易出现课堂教学的低效与无效。这样一来,正式开学后,网络授课的内容是否重讲,就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
三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媒体与教师都是学习的外在因素,只能对学习产生外在影响,学生才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线学习,过度放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也就是说,在网络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学习习惯的指导,而非越俎代庖,弱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停课不停学”,不能瞎折腾。教师要放松心态,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出来,让学生真正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