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江苏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教育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开放,开展中小学职业体验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培养生涯规划、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教育重新被摆上重要地位。要立足社会,每一个人都得选择一种职业,职业又与劳动分不开。怎样选择职业,怎样对待劳动,既是职业观、劳动观的表现,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表现。
以往,我们只重视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劳动态度和劳动价值的教育,忽视了对中小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通过亿万人民的接续奋斗和辛勤劳动来实现。
多年来,媒体经常报道,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许多学生无所适从,既不明确自己今后的专业方向,对大学设置的专业也知之甚少。这反映了学生从一开始就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缺少职业体验。茫然之中,在老师、家长、亲友的“指导”下填报了专业,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因所选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特长不符而丧失学习积极性。这时再转专业,就要费一番周折。如果学生从小学起,就接受职业启蒙教育,参加职业体验活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就能够恰当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大学的学习就必定如鱼得水、扎实有效。
综上,在强调劳动教育、普职融通,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背景下,在中小学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意见》明确,职业体验课程要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将职业体验作为必修课并作出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初中具体规定每周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新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同时,到职业体验中心开展综合实践的次数,小学阶段、初、高中阶段都有具体的次数及课时规定,便于学校操作和有关部门的检查、考核。
让好政策落地,执行力是关键,政策的吸引力也很重要。为了增强职业体验的吸引力和该政策的效度,《意见》指出:鼓励中小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体验周”活动,并建立包括职业体验教育在内的学生综合实践评价制度,将职业体验具体情况和相关佐证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以此倒逼中小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端正对开展职业体验的认识,进而将政策落实到位。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职业教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重视下,经过近70年的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基础能力建设得到提高,内涵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意见》提出,到2022年,江苏要重点依托职业院校,设计、建造一批师资充足、课程完备、体系健全、运营良好的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职业院校应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同时,根据开展中小学职业体验的新要求,立足专业特色,对接地方支柱、特色产业,创设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真实职业情境和体验岗位,既要充分发挥本校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作用,还要聘请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参与进来。政府还要积极鼓励龙头企业以最新技术和设备共建体验中心。重点依托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还有利于深化普职融通。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使命。开展职业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普通中小学的责任。希望全国中小学校都能够把职业体验课程纳入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