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出某小学班级人员分工,一共50名学生,老师设了50个班委,不仅有大家熟悉的纪律委员、小组长,还有前门管理、后门管理、毛巾管理、雨伞管理等,引发了讨论。有人认为这是老师的一种管理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以班干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更加自信。也有人认为老师的做法不对,个个都是班委,人人都是干部,是在培养学生的“官本位”思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12月8日 浙江之声)
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担任班委,以锻炼孩子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但由于名额限,班干部便成为了稀缺资源。为了助孩子一臂之力,有的家长甚至不惜动用关系。如何妥善处理班干部供求矛盾成了让班主任十分棘手与头疼的问题。
一班50名学生,老师设了50个班委职位,人人都是班干部,看似是老师妥协的结果,实则是通过增加班干部职位供给的做法,淡化班干部的“官位”色彩,从而使班级管理趋于理性。
人人都是班干部,人人都有事情做,班干部不再是“绝对的少数”,而是普遍的“大多数”,班委职责不再是“管人”,而是“管事”。前门管理、后门管理、毛巾管理、雨伞管理……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具体化、网络化,班级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不仅减轻了老师管理班级的压力,还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踏踏实实为班级做事、为班级服务。
全员班委制,打破了少数学生对稀有资源的垄断,原有的特权思想也因此而消除。班干部的“官位”意识慢慢褪去,不仅推进了班级民主管理,而且摆正了班干部与学生的关系,优化了班级治理体系。
50名班委,管事儿虽小,责任却同等,学生在履行班委职责义务的过程中,可逐步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养成踏实认真的精神品格。
当然,全员班委,不能也不可能绝对一视同仁,负责的工作不一样,履行的职责也不一样。在全员班委中,必然有所谓的小组长、大组长、班长等,这也为学生提供了“职级晋升”的空间。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普通的服务岗位中获得晋升的机会,获得更广阔的班级服务平台。班主任应当建立完善公平竞争的班委竞争与晋升机制,让在某一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学生获得“提拔”,给学生以激励。同时,要引导晋升为更高级别的学生,进一步强化服务的意识,更好地为班级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