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父母还是别教孩子“打回去”为好

在面对“小朋友被欺负要不要打回去”时,金星以身说法讲述自己孩子被打的过往。有一次儿子在超市,因为一辆儿童购物车被一个蛮横的小孩子打了个耳光。儿子捂着脸给回来后,金星脱口而出“儿子,那个孩子打了你了,你不给我打回去?”但儿子说“我不,她打我是她妈妈没教育好她。”(7月28日广州日报)

父母教孩子“打回去”,主要是父母看到自家的孩子被打,特别“心痛”,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孩子被打,是不是会选择“打回去”,与孩子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用不着父母教。孩子“打不打回去”,并不是主要问题,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平衡各方心理,找寻大家都感到舒服的处理方式。

如果不问缘由,教孩子“打回去”会引起更多问题。简单粗暴地教孩子“打回去”,有提倡暴力,“以暴治暴”之嫌,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不利。父母一味地教孩子“打回去”,会让孩子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造成“防卫过当”,这对双方孩子当下和以后发展都没有好处。而父母过多地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还有可能会引起大人之间的冲突,更不利于在矛盾冲突的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交往能力。自家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争吵甚至打架的时候,只要没有发生危险的情况,父母最好不要急于干涉,要作个冷静的旁观者。有时候,在没有成人参与的情况下,孩子会自己协商解决好问题的。

孩子被打,父母也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被打,让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不当之处,以提高孩子分清是非的能力。若孩子没有不当之处,可以教孩子向对方提出抗议,如果遇到不讲道理专门欺负弱者的孩子,也可以教孩子向老师或周边的成人求助,学会“曲线”保护自己,。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意味着是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当然,父母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内力,比如,让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让孩子增强的自信心,让孩子多结交一些“讲道理”的朋友,壮大自己的“朋友圈”,等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办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回去  回去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还是  还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