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班里的座位是很多家长重视的事情。一些家长对于班级排座位过分焦虑,给老师造成了困扰。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34名中小学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73.6%的受访家长为孩子的班级座位问题烦恼过,66.6%的受访家长认为座位对孩子成绩影响大,71.1%的受访家长认为家长有必要担忧孩子的座位问题。(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和重心,但对于一个有三四十个孩子的班级而言,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占据“C位”。资源的紧张与家长的渴求形成强烈的对比,家长的焦虑也随之产生。
事实上,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跟座位没有绝对的相关性。教室的空间不大,视力听力正常的孩子,无论坐在哪儿,都能够得到平等且公正的教育。家长的焦虑过度放大了座位的重要性,从某种层面讲,这也是一种标签意识,如若因此影响了学生的心情,改变学生的身份认同,得不偿失。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者,面对家长的过度焦虑,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
在上课过程中,有些教师将关注点集中在一小部分学生身上,而对于教室边角或是后排的学生则少了几分关注。教师的这种做法造成了学生对座位优劣的认定,将教育焦虑传递给学生家长。
要改变家长的认知,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坚持“面向全体,全面育人,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课堂上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全面关注。在师生交流、课堂提问、目光对接过程中,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关心、爱护、理解与支持,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C位”。
在班级排位过程中,班主任应充分理解家长对学生座位的过度焦虑,杜绝排座工作中的“微腐败”,学生座位在以身高、视力等因素为主进行划分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性格特点,综合考虑,并定期进行座位调整,用公平的制度疏解家长的焦虑。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排座位看似小事,却事关人心,教师应坚守公平原则,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回应家长的焦虑,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