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学“小科”教师短缺,还要从评价机制上入手

据调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中学的史、地、政、生这些所谓的“小学科”教师都严重短缺,虽然各中学都能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师资配备从数量上也基本上达标,但不少教师却是教非所学,原始专业和现在的教学工作并不对口。

“小科”教师教非所学,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学科知识掌握不系统等势必会使教学不能多方面扩展,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小了学生学习“小科”的积极性,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小科”教师短缺多是由学校的评价机制不合理而造成的教师结构性短缺。现在的学校普遍存在着重主科、轻“小科”的倾向,年度教师考核中,考核优秀的教师基本上是主科教师,“小科”教师占比较小。再加上中考主科和“小科”分值比例悬殊,受学生及家长重视程度不同,所以始终不能燃起“小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这就让原本就缺少专业人才的“小科”教师更加短缺。

随着新中考改革政策的实施,学生选考科目的多样化现象将十分突出,对师资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要求都会提高,要解决“小科”教师短缺的问题,就需从评价机制上入手。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依据本地区教育实际,制定出合理的基层学校年度考核机制,从评价机制上向“小科”教师倾斜一定的比例,合理分配优秀名额。

其次,学校要提高认识,重视“小科”教学。要从学校做起,加强舆论宣传,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小科”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小科”教师教师中应有的地位,彰显“小科”教学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完善学校年度考核方案,明确规定“小科”教师在年度考核中的优秀占比。

最后,“小科”教师要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小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教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重要性,同时,积极参加所教学科的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不断地研究、实践和反思,逐步将教学重心放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来。

只有不断提高“小科”教师在评价机制中的分量,彰显“小科”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激发“小科”教师上课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短缺  短缺词条  入手  入手词条  还要  还要词条  机制  机制词条  评价  评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