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5日,笔者在济南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第五期培训班》。在培训班上,教育部教材研发组的核心成员张凤民教授在解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时指出:“汉字书写应成为教师任职的必备条件。”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是重要的学习和书面交流工具。日常生活中,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自身修养,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赢得卷面分。在如今“键盘为王”的时代,写字仍然是学生学习、考试、工作的必备技能。
众所周知,在重要场合普通话发音不准不仅会引发众人嘲笑,也会影响交流质量。同样,写字不规范、不美观,横七竖八,也会影响认读,让人看不明白所写内容,也会影响书写者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从这一角度说,写字和说话同等重要。
有鉴于此,2002年以来,中小学汉字书写工作就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2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加强写字教学,强调写字教学的重要性。2013年1月,教育部又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1节毛笔书法课。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又指出:“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从写字教学到书法教育,再到书法发展成为一门与音乐、美术并列的美育课程,足以看出国家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视。
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不仅要靠书法课,更要靠全体教师的榜样示范。书法课的主要任务是依据书法教学的目标,教会学生各种字体的书写技法,了解书法理论,学习书法历史和文化,提高书法审美和鉴赏能力。书法课上学到的技法只有运用到学生日常书法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才能真正写好汉字。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单靠一节书法课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各科教师写好汉字,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规范书写,让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作业和考试中提高书写技能。其实,对教师的这一要求,早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就已明确:“加强写字教学,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老师的共同任务。应在教学中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教师普通话不好,不能教出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同样,教师的书写水平不高,学生也很难写出一手好字,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位小学老师就可能为其一生的书写打下底色。笔者在小学时就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上过私塾,毛笔字、粉笔字都写得很有欧体的神韵,学生在上课记笔记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模仿起他的字体,所以学生的字都写得很不错,笔者也从此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由此可见,想要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必须像普通话那样,让汉字书写成为教师的必备能力。如果每位教师书写过关也懂书法,那么学校的书法教育就可以更为顺利地开展。到那时,每位教师既能传授学科知识,又能以精美的书法影响学生,文质兼美,美美与共,岂不是一种教学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