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高校招生美景美食“大比拼”、招生文案“海报大战”之后,最近,一些高校又在录取通知书上做起了文章:有的推出立体通知书,有的突出个性化、定制化。随着高校进入招生季和录取季,学校之间的比拼和竞争也进入关键时期,文宣文案成了高校展示各自特色的舞台。
又是一年报考季。各高校纷纷推出形式各异的招生宣介,旨在吸引考生报考。在这样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年代,高校能够主动放下身段,强化广告宣传和自我推销意识,摆脱精英年代高高在上的观念束缚和架子,变坐在家里等报考为主动宣传引人来,值得肯定。
从操作层面而言,招生宣介追求生动活泼、博人眼球乃至动人心弦的表现形式无可厚非,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招生宣传的细节处下功夫,要努力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呈现大学的人文底蕴、价值追求、办学理念……如何提炼好、表述好、呈现好大学精神、大学风骨,考验着大学的智慧和担当。
在笔者看来,招生宣介既要借助文字、图像等符号进行正面传播,也需要学校招生部门和招生工作者加大主动介绍力度,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电话乃至当面沟通交流等渠道,向广大考生及家长介绍学校的有关情况。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浇灌,在细节上下功夫。
去年夏天,笔者曾致电一所重点大学的招生部门,为亲戚家的孩子咨询了解有关报考事宜。原以为会得到例行公事般的答复,没想到的是,招办老师非常热情细致地进行了解答,帮助笔者分析了孩子的分数情况,并结合孩子的排位情况,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后来,我们根据招办老师的建议,结合孩子的兴趣志向,报考了该校并被成功录取。这种热情周到、细致入微的服务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肯定和推广。
因此,招生宣介要想发挥好作用,收到最佳效果,学校招生部门和招生工作人员就要在精心制作“招生宣介”文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在一切可能的场合,不厌其烦地主动介绍学校的情况,主动帮助考生及家长答疑解惑。面对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时,要热情相待,细致介绍,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给咨询者留下良好印象。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大学精神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