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跟一位老师聊天,她抱怨道:学校把教科研成果作为评先的一票否决条件,有失公平。去年期末,学校评选优秀教师时,她由于没有教科研成果,与“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失之交臂。她不明白的是,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学校为什么要逼迫老师搞教科研呢?
这位老师的疑问可能代表着不少老师的心声,“传道、授业、解惑”才是教师的分内工作,而“教学研究”是非教学任务,甚至是教师的额外负担。
其实,教学研究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把“教研”与“教学”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不仅会延误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会耽误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在我看来,教师可以没有教科研成果,比如论文等,但不能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因为教师的另一个角色,就是研究者,这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很多著名的教育学者对教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行过阐述,并且指明了教师研究的方向。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20世纪的教师是研究教的专家,21世纪的教师一定要成为研究学的专家”。
无论是“研究教”,还是“研究学”,都表明教师首先要是一名研究者。缺乏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或者是只“教”不“研”的教师,难以立足校园、站稳讲台。因为教学研究,不仅是教学实践的需要,也是教师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教学研究是教师的必备能力,不可或缺。
一方面,教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事实的确如此,缺乏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教师,不仅不可能成为教学能手,甚至可以称之为不合格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既有课程标准,也有教材,还有学生,更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如果教师不研究课程标准,不研究教材,不研究学生,那么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策略?
比如,因材施教是广大教师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要研究每一个教育对象,只有掌握了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才能够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才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教师只有善于研究,才能常教常新,才能教学相长,进而获得成就感。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增速器”。
另一方面,教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制约着教师的发展,也制约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虽然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因循守旧,找不到职业的新鲜感和新奇感,从而失去获得感。
善于研究、不断研究、深入研究,有助于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一边教学,一边研究,教师就不会再把教育工作当作是重复、枯燥、乏味的表演了。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研究可以使教师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茅塞顿开,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从而对教学实践保持新鲜感。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学研究又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粉碎机”。
教学研究的深入程度决定着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决定着教学研究的持续性。因此,在任何时候,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另一个角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