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公布,特别强调营造教师安心、静心从教的环境,减少各类检查评估事项。
这是陈宝生部长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要把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的具体行动。 基层教师的负担既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沉冗繁杂”,也有来自教育系统之外的“苛捐杂税”,如文明学校创建、食品安全县迎评、交通安全学校创建、卫生城创建、禁毒学校评估等,还有以“从娃娃抓起”名义的各种“进校园”活动,这些给学校带来大量的“材料困局”,也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教师啧有烦言。
对于自身的“瘦身减负”,教育行政部门也许能说到做到。但是对于系统之外的“松绑减负”受限于行政级别或权限,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就难以说不。去年,笔者所在县创建省级卫生模范城,期间,卫生部门不仅要求各学校抽调教师组成材料组,补造过去三年的材料,还在迎评期间要求教师每天上午上街打扫卫生。学校虽有怨言但毫无办法,因为这是县政府要求的“工作大局”,学校只能无条件服从。
教育作为镶嵌在社会中的一环,教师负担过重折射的还是基层社会治理中“评比多、检查多、材料多,基层工作人员负担重”的顽疾。所以,为教师“减负”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的进程,纠正基层跑偏走斜的督查检查思维和工作“政绩观”,叫停对学校过多过频的检查督查,细化措施,明确迎检清单,切实减轻基层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只有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协同作战,改变教育部门“单兵作战”的局面,教师“减负”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