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莫让音乐教学成为农村学校的“盲区”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2011年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里,将音乐课程规定为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令人遗憾的是,音乐教学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仍是一大薄弱环节,困扰和制约着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按照上级的要求,学校也将音乐纳入课程安排,而且规定每周2节,可实际上课的时候却不尽如人意,孩子们高涨的唱歌热情往往被所谓的正课瞬间浇灭,老师进行作业辅导或自习,学生的叹息与无奈充满教室,音乐爱好被扼杀,兴趣被压制,于是学习音乐只能成为孩子们的奢望。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提炼,在音乐的意境中,学生们可以发现美、感受美、聆听美,并最终学会鉴赏美,音乐的陶冶和感染胜过许多空洞乏味的教条,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智慧,全面提高综合素养至关重要。一个没有歌声的校园是枯燥与单调的,一个没有歌声陪伴的人生是缺憾的人生。在优美的旋律声中,学生们的身心会得到极大的调节和放松。伴随着《童年》《小草》《让我们荡起双桨》《骏马奔驰保边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歌曲一路成长的我们,我们今天更能体会出歌曲的魅力和对人心灵的冲击。

如果学生们的音乐兴趣得不到张扬,就只好在网络世界里去搜寻,一些较为成人化的歌曲却并不适合学生们传唱,家长反复阻止又会产生矛盾隔阂,使父母们很受伤。前几年教育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双高普九”“316工程”,是对学校工作的督查完善,其中就涉及音乐室的器材达标及使用情况,但这只能管一段时间,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更无法使音乐教学呈现一种常态化管理和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生为音乐而苦恼,家长为音乐而受伤,学校为音乐费思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音乐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盲区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农村学校专职音乐教师普遍缺乏。在任教科目中唯独音乐是空白,这种现象成为长期制约音乐课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目前农村小学生源逐年下降的趋势分析,一所普通完全小学配备1至2名专职音乐教师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但这样的音乐人才就是奇缺。一个令人困惑和费解的问题是:孩子们在3至5周岁入幼儿园后可以在能歌善舞的老师引导下快乐成长,但进入小学后却戛然而止。

其次,教育观念落伍,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时下许多人依然错误地认为,文化课学习是青少年成长阶段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完全忽视了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过重的学业压力导致师生根本无暇顾及音乐这门艺术课,充斥校园的只有考试的排名,以及大堆的复习资料和沉甸甸的书包,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之下,给学生教唱歌曲反而成了不务正业。

对音乐重视程度不够还表现在音乐课需器材的配备严重不足,有的学校仅有一架钢琴,只是在上级检查时才派上排场,学生的天性被挤压地消失殆尽。在错误地教育观念影响下,一些原本具备音乐素养的教师被迫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课教学上。

再者,音乐选材太陈旧,硬件设备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上级为学生配备的音乐教材内容陈旧,更新太慢,而且这种教材还是循环使用,学生们根本不喜欢里面的歌曲,更别提兴趣投入。这种情况长时间存在使学生失去耐心,并且,在音乐器材硬件投入上也极为薄弱,数量很少,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最为大家乐道的三个维度,可惜的是,鲜有将这三个维度与音乐联系起来,与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结合起来的,狭义的理解与学生的实际差之千里。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走出思想观念上的误区,更新教育观念,通过音乐美育激发学生内在的持久动力,这样反过来作用于所学文化课的知识,更会相得益彰,尽善尽美,反之,若一味利用文化课挤压学生的成长空间,剥夺学生内心的渴求,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莫让  莫让词条  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词条  盲区  盲区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