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不可避免地要跟家长发生联系。不仅教育学生是一门艺术,联系家长也是一门艺术。
有一次,偶然听到几个学生在议论他们的班主任,其中一个学生说:“我们班主任实在太坏了,他总是跟我爸妈告状,真恨不得杀了他。”
当时听到学生讲出这样的话来,我真是毛骨悚然。自此我就经常提醒某些班主任,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跟家长“打小报告”,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里来。否则,这种看似平常,实则非常危险的举动,不仅严重影响家长跟学校的关系,更会严重恶化师生关系,甚至有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令人担忧的是,联系家长不讲究艺术的老师还并非个别现象。有的班主任,平时并不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一遇到问题就向家长“告状”,把家长呼来唤去。他们这样做,主要出于这么几个原因:一是认为让家长出面教育学生,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好。二是对学生感到失望和无奈,感觉自己没有能力教育好学生,只能交给家长。三是图自己省事,“孩子哭了抱给娘”。四是把学生的问题归罪于家长教育不严,在学生这里受了气,就找家长泄愤。无论出于什么情况,采用向家长“告状”、把家长呼来唤去的做法,都只会事与愿违。
家校联系、共同育人无疑是必要的、重要的,关键是操作不能失当。
联系家长目的要端正。不能因为想要转嫁责任去找家长,不能因为想要施压学生去找家长,不能因为想要训斥家长去找家长。联系家长的目的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跟家长密切配合把学生教育好。如果出发点错了,路线方向就必然都是错的。
联系家长内容要恰当。有的班主任向上级汇报总是报喜不报忧,而跟家长交流时却总喜欢报忧不报喜。有问题才找家长,几乎成了某些班主任的习惯。没有哪一个家长只爱听孩子的负面消息的,更没有哪一个学生认同班主任向家长告发自己的。家长和学生都不满意的事情,就不能强行去做。当然,必须要向家长告知的问题,仍然要履行告知义务,但要对告知内容进行处理,可以先讲成绩再讲问题,避免过度刺激家长和学生。
联系家长方法要正确。最要紧的是必须尊重家长,千万不能采用居高临下式、盛气凌人式态度,使用告状式、批评式语言。跟家长交流只能是朋友式、商量式、探讨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这样,双方才能达成协同教育孩子的默契。家长心态好了,也才能与孩子坦诚沟通,正确转达老师的关心,让孩子乐于接受教育。
联系家长准备要充分。教育无小事,联系家长也是教育的一个部分,只有准备充分,才会使教育效果趋于最大化。即使是一个电话沟通,一次信息交流,事前也应认真斟酌、酝酿。特别是家访和请家长来校这样的联系方式,更要重视。要把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掌握清楚,并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性意见。对如何与家长交流,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都要认真策划,虽然不一定要拿出正式的方案,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