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相关官员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2011年11月启动以来已实施了7年,目前已覆盖全国29个省(京、津、鲁单独开展了学生供餐项目)、1631个县,受益学生达3700万。有媒体发文称,提升营养并不意味着大鱼大肉。其实,在农村地区乃至贫困地区,并不缺乏营养资源,许多资源甚至还要好过城市地区。这其中的问题在于向学生营养餐的提供者普及营养知识,以及提供易于操作、简单好学的配餐方法。(7月10日光明网)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彰显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重视,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但要把该项政策落实好,光靠国家每年投入巨额补助资金显然不够,还应着重把该计划引向纵深方向,让学生的营养餐日趋合理化、均衡化、常态化。
要在“质”和“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营养品质。学生营养餐不能始终老一套,要常有变化、推陈出新。若仅停留在“牛奶+鸡蛋”“面包+火腿肠”等单一供餐模式层面,显然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让孩子们天天吃得既营养又健康,需要校方积极动脑筋、努力想办法。学生营养餐在品种、花样不断更新和优化的同时,其内在质量一定要保障。质检不合格的产品决不能盲目采购,有问题的食品决不能进入校园,责任追究机制也决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必须真正落实在日常行动上。
学校应大力普及营养餐知识,健全科学饮食结构。针对营养餐知识的普及、宣传,学校要及时跟进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关于营养餐的目的和意义、分类和特点、鉴别与选择,学校要通过主题班会、校园网、宣传栏、班级微信群等形式,向广大学生及家长认真宣传、科普,不断增强家长和学生的营养意识、健康意识。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并给予优惠政策倾斜。学生“营养餐计划”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民生工程,不能只是国家在“战斗”,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借鉴国内外一些公益慈善活动的经验,国家可以大力倡导社会上一些有意向、有能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或教育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及优势,积极参与到学生营养餐计划中来。如近期新华社报道的美团点评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的公益项目“黑珍珠营养午餐”活动,已在湘西等偏远贫困地区开展,且是一个较成功的典型范例。诚然,国家可以在相关政策和制度上对“营养餐计划”给予重点扶持,甚至是资金倾斜。
发挥就地取材的区域特色优势,形成营养菜单模式。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并不意味着整天吃大鱼大肉,胡萝卜、青椒、茄子、玉米、西红柿等都是在农村随处可见的食材,如果学校食堂能够结合儿童成长发育的需要,依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营养标准,精心制定出营养多样化、均衡化且随季节不同而有所侧重的菜单,势必能够有效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儿童餐饮质量,切实提升营养餐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