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读书成为“次要选择”,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综合阅读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年满18岁的成年人中有63%的一本书也没读过(包括纸本书和电子书)。就被调查者的阅读偏好来说,小说类书籍占比高,阅读种类单一,有效引导趋弱。在图书馆的使用方面,公共图书馆服务可及率不足三成,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亟待提高。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选项越来越多,读书逐渐成为一种次要选择。但青少年群体在最该读书的年纪、最适合读书的人生阶段,阅读量却严重不足,此种现象令人揪心。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从外部来看是因为互联网的冲击,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各行各业普遍都在贩卖焦虑,青少年也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而读书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初见成效,因此,青少年对阅读没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另一方面,青少年群体没有充足的自主时间。为了应付沉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升学压力,学校和家长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压缩学生的课外时间。青年社会劳动者由于初涉社会,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和实现自我价值,更多的时间只能扑在工作上,过于忙碌的工作导致阅读时间不足。

对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而言,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提高青少年群体的综合阅读率,我认为学校、公共图书馆、媒体应以更大的担当来引领青少年阅读。

一是学校应有更大的教育担当。所谓教育担当,并不完全是学校的文化知识传授。学校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将青少年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破除“唯分数论”的恶疾毒瘤,为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训练青少年的阅读技巧、保证青少年的阅读时间承担更多的教育使命。

二是公共图书馆应有更大的资源担当。我国政府把提高国民综合阅读率和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作为“十三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指标,而这两个指标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稳步推进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丰富图书资源,为青少年读者提供更多种类的阅读选择。同时,要注重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强化其公益性和服务性功能。比如,适当调整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尽量错开青少年社会劳动者的上班时间或者实行延时服务,打通公共图书馆与青少年读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媒体应有更多的平台担当。各主流媒体应加大阅读类节目的播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打造更多适合提高青少年阅读率的优质节目,营造更适合青少年的阅读氛围。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节目,对于推动青少年广泛阅读、提高阅读率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大网站开展的“好书共读”“共读一本书”等活动也是引导青少年形成“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理念的有益尝试,值得推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次要  次要词条  青少年  青少年词条  提高  提高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  选择  选择词条  
教育评论研学旅行

 警惕研学旅行变味

日前,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