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都会听到很多人说脏话,脏话在学校也会偶尔或时常出现。脏话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个很少说脏话或基本没说过脏话的人,当他身边的很多人都习惯用脏话发泄情绪时,自然就会跟着模仿,而且这种模仿一学就会。语言是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社会文明的构成要素,语言的深处是终极精神之所在。让青少年远离脏话、让文明语言成为民族强大的精神符号,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少年说脏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家庭影响。家长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生活较为单调,语言修养提升空间狭窄,脏话几乎成了口头语,生长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自然有说脏话的习惯;其二,文化资源匮乏。在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地方,人的自律、自检能力也较强,而在一个文明程度不高的地方,语言表达方式单一,人的约束力自然受限,脏话也就成了必然;其三,环境影响。脏话具有传染性,在一个说脏话的人占一定比例的环境里,平时没说过脏话的人也会受到侵染;其四,公众对脏话的默许。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只要说脏话的人不是特别离谱,人们对说脏话就不会太计较,学校对学生说脏话也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脏话在青少年日常用语中有所流行,甚至部分青少年养成说脏话的习惯,不仅会影响个人形象,也会对学校乃至民族文明程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让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冲破脏话藩篱,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多方努力。因此,净化学校语言环境,让学生远离脏话,提高语言能力是重要抓手。
净化语言环境,成人应率先垂范。未成年人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思辨能力却有所欠缺。如果成年人在孩子面前无所顾忌、脏话连篇,孩子很难“出污泥而不染”。净化语言环境,就需要成年人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不但不说脏话,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用语,用高雅的语言为孩子们创造文明的语言环境。
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是前提、是基础,但很多中小学都将语文的重点放在“文”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可以不张嘴、一声不响地学语文。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搞乱了“语”和“文”的逻辑次序,也将“语”这个前提与基础从“语文”中剥离了出来。理顺“语”和“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逻辑次序、加强语文课上语言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说脏话。
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除了语文课上的学习以外,还应积极利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教育资源,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让“鸦雀无声”的校园变成以“朗朗读书声”为主旋律的校园。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开展轮流读报活动、开设文化广场,定时举办辩论沙龙、朗诵会、专题讨论等能为学生提供正能量的文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加学生的文化底气,为学生打下高雅的精神底色。
让阅读为语言文明奠基。很多人说脏话都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贫乏,而语言表达能力贫乏与课外阅读缺失有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语言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语言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大量的阅读来推进。于此,出版业应负起社会责任,防止低质量书籍流入青少年的读书市场。教师及家长要保障孩子的阅读时间,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把语言智慧从头脑中释放出来,
语言是人的名片,是个人教养的表现、是内心品质的显现。让良好的语言习惯成为学生成长的支点,管理好自己的语言,就应该有一个体系——习惯体系,不说脏话应该成为青少年语言体系及语言习惯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所以,应注意培养青少年的思维深度和思辨能力,让他们在语言表达上有“自我清洁”的能力,防止语言被污染。要加强对学生心灵的培育、情操的陶冶、人格取向上的引导,培养学生将书面语转化为日常用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