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校园欺凌,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说:“全国人大内司委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此过程中,一定会认真研究校园欺凌相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相关法律修改中加入有关防止校园欺凌的条文,无疑将为学校及社会遏制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现象提供法律支持,也能从法律层面对校园欺凌形成震慑,为进一步理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基础。在防止校园欺凌问题上,学校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支撑,而要积极主动研判校园新形势、新动态,了解校园欺凌产生的各种原因,构建校园欺凌防控体系,进而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首先,强化法治教育。校园欺凌之所以常有,很大程度上在于欺凌者与被欺凌者法治观念淡薄,不知法、守法、用法。学校法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
法治教育要抓常规,创新形式。一要上好思想品德课,让学生对“法”有初步认知,了解法律常识,学会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二要开展好法治讲座。法治讲座提倡得多,落实得少,能持之以恒得更少。诚然,这其中有诸多影响因素,但关键还在于学校对于法治教育不重视。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强化法治副校长的作用,让其真正加入到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中来,发挥其专业特长,为师生普及法律知识。创新形式就是要借助技术力量,利用微信、QQ群、家校通等媒介,向学生推送相关宣传片、典型案件、普法文章等,让学生随时学法。
其次,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郁结,如果不能找到宣泄口,学生就有可能会产生过激行为。为此,学校一要配备专业心理辅导教师;二要加强班主任的培训,让班主任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能应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三是在学生中间设置“心理委员”这一角色。通过专门的培训,让班级“心理委员”辅助解决同学们的心理问题;四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如在校园艺术节或其他节庆时出演心理健康剧,向学生传递心理学知识,或者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野外心理拓展等。通过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减压。
最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班级的“大管家”,离学生最近,与学生最亲。好的班主任不仅是位好的科任教师,也是好的德育教师、心理辅导教师,更是防止校园欺凌发生的第一道外部防线。专业素质高、管理能力强、敬业精神突出的班主任能通过自己对班级成员的了解和日常的观察,及时发现班级、学生之间的矛盾,并可以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从根源上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
学校在班主任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其管理能力,让班主任既懂理论又有管理技能。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要确保在缺少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状态下,班主任能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
对于校园欺凌,学校要从内到外、积极地整合教育资源,从法治宣传、心理健康等方面发力,形成立体的德育体系。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防控体系的“第一缓冲区”,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阳光的心态,从而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