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混合式教学究竟该融合什么

众所周知,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混合式教学是综合运用不同学习理论、不同技术与手段和不同应用方式,集班级授课制群体学习优势与网络学习个性化为一体的新型教学形态。实现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混合式教学的根本目的。

要实现这一目的,混合式教学必须进行以下四方面的融合创新:

一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融合创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提出,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必然是盲目的实践。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网络时代的学习面临两大挑战:一个是信息超载,一个是知识碎片化。新建构主义教学法主张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通过课堂上的分享与交流,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开展协作与探究,进一步深化学习,在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下,逐渐实现知识碎片的加工与整合,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最终实现知识创新。

混合式教学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既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进行个性化泛在学习,更强调学生回到课堂上来开展问题探究的讨论交流,遵循“学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发挥好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启发及监督的作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必然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是优质课程资源的融合创新。“互联网+教育”时代,有专家说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提供的内容太过绚丽动感,对孩子专注力和宁静心态的形成都是不利的,过早“触电触网”会使学生失去思考能力,孩子变得只会看不会想。其实,这是对基于网络学习的课程资源存在认识误区。

混合式教学凭借的是微课程资源而不仅仅是微课,以有效的课程整合和重建课程生态,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微课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和发展的一种新型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而微课资源则是包括了微课程在内的课程资源包,即精彩的教学视频,与微课程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源——教学案、课件、练习、反馈等,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营造了一个开放交互、相对完整的教与学的应用生态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动态化优质课程资源,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生力,引导学生好学乐学。

三是有效教学策略的融合创新。科学实施混合式教学,既要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更要体现深度学习的特点,将网络在线个性学习与课堂面对面的深度学习相结合。因此,必须准确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课下的在线学习。教师通过有效的微课教学,让学生掌握文本的基础知识,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利用网络进行个性答疑的同时,针对有价值的共性问题进行二次备课,做好线下教学的准备。二是课上的线下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内及班内的思维对话与交流,通过合作探究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四是不同评价手段的融合创新。混合式教学评价,一个突出特点是摒弃了传统课堂纸笔测试费时、低效的弊端,而注重采用试卷上传和在线测评的方式,鼠标一点,课堂反馈、矫正即时完成,测评数据便捷准确而详实,有效提高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同时,针对典型试题,可以进行现场深度讲评,矫正教学即时高效。尤其是将在线测评与思维导图的构建相结合,嵌入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相辅相成,知识内化与建构相统一,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前段时间,笔者听了一节初中语文课,课题是七年级上册《木兰诗》。这节课,教师先组织学生课前看微视频,解决了疑难词句,疏通了文义;然后记录、梳理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1)木兰是怎样的一个人?(2)什么是互文。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先在小组内组织讨论,然后在班内进行展示和辩论。最后,进行了迁移训练。历经激烈的展示辩论和有趣的迁移训练,学生既理解了木兰的性格特点和文本的主题,又学会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更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纯真朴实的道德修养。

精彩的微课程及导学案、思维导图的运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官冲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源于学生认知冲突点和思维障碍点的问题探究,产生了激烈的思维碰撞,实现了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这样的混合式教学,在引导学生建构新知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混合式教学要发挥应用的功能,必须推进先进教育理念、优质课程资源和有效教学策略及评价手段的融合创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混合式教学究竟该融合什么  混合式  混合式词条  融合  融合词条  究竟  究竟词条  教学  教学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