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8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现场,“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关于高考语文改革的观点引起圈内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专家对语文高考定位的论断,虽然确实有引人思考的地方,比如“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阅读文章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还专找让考生想不到的领域,对女生特别不利”“高中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要学生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等,这些论断指出了语文高考、阅读和写作教学背后思维的实质。但是,语文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在高考指挥棒下,语文老师面对新高考的改革趋势,更应该去尝试探索语文学科的本真,把握语文教学的大方向,这样才能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学者松博伊认为,教学最重要的原则是教师只能去教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对不熟悉的不能下断语。对语文老师来讲,自己熟悉的知识就是语言文字,而不是学科专业。有的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认为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所以会“情不自禁”地越位,去实现其他学科的教育,尤其是花很长时间在人文学科方面传授自己都弄不明白的文化知识。
这种“种别人地”的语文教学现象会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把握好语文的本真,让学生整天云里雾里摸不着语文学习的边际。结果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数学突击一个月可能提10分,语文突击一个月搞不好减5分”。因为没有分数提高作支撑,现在很多中学把学生阅读的时间,甚至把语文早读的时间、语文课堂的时间都给压缩了。甚至一些教师还不允许孩子们在教室里看类似于《读者》《小说月报》等跟考试无关的读物,所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在中学阶段走入了含金降低、时间减少的恶性循环。
要想改变此类现状,语文教学一定要从“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状中走出来。
一是发展语言核心素养要落地。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民族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国家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文教学应从具体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入手,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或者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认知的依据。语文教学要拒绝纯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以及在内容上的过多纠缠,而淡化语言能力训练。
二是培养理性思维能力要落地。温教授针对高考阅读题的变化趋势指出:“那种思辨性,那么复杂,那种扩展,就是你想不到的,对女生特别不利!”因为女孩子中学喜欢读小清新、小文艺、小立志,喜欢词很美的文章,所以教改推动的阅读,推动的写作教学,必须开始更多地考虑思辨,面对很复杂的逻辑。语文学科在高中层面上被学生边缘化,被认为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学科,这与语文学科过于强调感性,过于重视主观感悟的教学特点有关。唯有语文理性思维产生之际,学习者才能拥有一种思维体验。
三是树立文化传承意识要落地。如果语文教学只顾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如果不是教材所选和高考考查内容学生就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就会渐渐淡薄。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学艺术门类的认同,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名家或自创诗词、对联来导入、总结,落实汉字文化的训练,提升学生汉字文化的基本素养。正如专家所言,“语文课堂不讲诗,不讲散文,不讲小说,最终中国的文学教育也崩溃了”,“改革还要让孩子们写剧本、改编剧本,写散文,写小小说”,这是审美教育更是优秀文化传承。
语文教学需要不忘初心的坚守,坚守语文的本真,这是语文老师“种自己的田”的职责所在。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让学生在对语言涵咏、咀嚼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作者的伟大胸怀,进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如此,语文课就不会失去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