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还需继续精准发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而且教育基础长期相对薄弱的大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非易事。在本世纪初,我们曾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而欢欣鼓舞。想不到仅仅十几年后,国家又提出了曾经让人感到遥不可及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构想,早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就已经初现端倪。当时的表述是“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5%,基本达成了目标,距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这个公认的全面普及标准,仅一步之遥。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在上述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这2.5%的跨越,绝不仅仅只是量的变化,更是一种质变。这意味着中国将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这一指标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还会对教育发展结构、劳动力素质提升、缓解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矛盾等诸多方面带来深远影响。换言之,高中阶段教育在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后,将实现质的飞跃。

从高中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国家的决心意志来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理应不是难事。但是,数字层面的达成固然容易,要想实现素质层面的普及,普遍提升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却绝非易事,而实现量的普及与质的提升并举,实乃下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盘棋的关键所系。

众所周知,在高中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今天,“有学上”基本上不是问题,“上好学”才是民众的殷切期盼。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问题,各地纷纷开展了诸如教师流动和指令性计划招生(主要表现为对经济薄弱地区初中毕业生实施降分录取等倾斜政策)等探索与尝试。客观地说,这些举措固然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教育均衡,但究其根本,基本上仍然停留于稀释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始阶段,离真正满足公众“读好书”的需求还相差甚远。如果这样的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变,即便实现了90%的毛入学率,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今之计,最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推进高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彻底打破“千校一面”现状,使每一所学校都各具特色,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石中英所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早期的普及义务教育在内涵上、方式上都会有很大不同。“高中进入普及阶段,学生的需求、兴趣都会更加多样,所以高中教育亟待解决办学特色和多样发展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关于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办学问题,也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以沪、浙两省为试点的高考综合改革亦试图从顶层设计层面破解这一顽疾。尤其是秉承选择性理念的浙江高考改革方案,更是希望通过最大程度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来促进学校办学模式的彻底变革……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实现高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继续精准发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发力  发力词条  精准  精准词条  普及  普及词条  阶段  阶段词条  高中  高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