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有《批评与人生》一书,作者是美国的韦辛克•罗森斯,由吕晓明编译。译者在序言中指出,批评和被批评,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随时随地都能遇到,并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中,它是“一种推动个人发展的主动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辅动力”。阅读该书,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教益,学到一些方法和技巧,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生气和活力。
作为教师,在工作方面,经常性地与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等发生交往和互动,相比其他行业的人们,会更多地遇到批评和被批评。教师专业能力要提升,离不开自我批评的实践反思,离不开与领导、同事的合作交流,这其中包含被批评在内。那些不善于批评学生的教师,往往将批评看成是一种特许权力,进而使得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与家长形成对立,减损教育教学、家校共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对批评和被批评应知应会。
当前,不少地方出现了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的情况,表面上看是教师批评学生之后,学生和家长不愿或难以接受,导致过激行为(如家长袭师、学生出走),其实这与教师不具备批评别人的技巧、不善于批评有关系。一些教师在工作中,自身习惯性地不接受领导批评、不听取同事建议、受不得家长意见,以及不肯进行自我批评。“在那些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进取性较强的人之间,批评别人和被别人批评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译者语)。
批评和被批评,似乎是个说起来并不复杂的问题。然而,许多教师为什么不善于批评,也不能正确对待被批评呢?我认为,成因大致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师的职前和职后教育中,缺少专门的课程,教师缺失专业的训练,几乎要依靠自己摸索;二是一些教师不具备“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且错误地对待他人的批评。
作者认为,“批评”应当包括品评、判断、说明好坏等多种含义,其目的是提醒被批评者注意自己的错误,促进被批评者积极改进自己的行为。批评者应该态度谨慎,必须先设身处地地为被批评者想想;被批评者也应该端正态度:对方是为了自己好,是希望自己改正缺点。但没有掌握批评和被批评技巧的人,是无法做到这些的,反而可能会导致出现“破坏性的批评”和“消极的反应”。
作者列举分析了“破坏性的批评”的十二种表现:羞辱对方的人格;埋怨式的态度;含糊其辞,不得要领;以主观臆断为根据;只责备错误,却不指明应当如何;带强烈的感情色彩;扬恶隐善;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不分场合、时间;威胁逼迫;马后炮;质问。也列举分析了六种被批评者“消极的反应”:逆反心理,自我辩解;针锋相对,反唇相讥;强调客观原因找借口;回避;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失态,破坏性情绪。并指出,这些做法至少有两个后果:“从感情上说,双方的紧张、怨怒、心理距离的疏远,都会使下一次批评更难成功。再者,消极的模式使得批评的重心转移,阻碍了问题的解决。”
作者在书中,还详细阐释了怎样进行批评、怎样接受批评、批评孩子的出发点,并呈现了丰富的案例,还提供了一些训练工具,很值得校长、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阅读。
既然批评别人和被别人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生活!”(译者语),教师就需要将其作为自己的专业生活,将其作为自我教育与自我修炼的内容,作为家长学校的必修课程,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