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个性教师是学校管理艺术的“试金石”

如何对待学校里的“个性”教师,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管理者如果对于个性突出的教师任用得当,尤其是在倡导个性化教育的当下,如果对个性突出的教师激励到位,他们将成为学校的一笔宝贵资源和财富。

笔者曾了解到这样两个事例——

一是,多年前,一名教师教学能力虽不突出,但写作水平却很好。然而,当时的学校领导把他当作“包袱”,后借分流之际将其“甩”给另一所学校。这名教师到了新单位后,没想到该校校长不拘一格,将其委任为学校宣传方面的骨干分子,结果在这名教师发挥特长,把学校新闻宣传做得风生水起时,原先的学校教师纷纷侧目,埋怨领导将人才“拱手相让”。

二是,一名身处偏远乡村学校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有抱负,但工作之后深感学校的氛围压抑平淡,也极少得到领导关心与重视,于是便意志消沉,加上年轻气盛,看不惯学校领导的强势作风和管理方式,多次与领导发生冲突,最终被调剂到其他学校。但在新学校里他却意外地得到了校长的赏识,几次公开肯定和表扬下来,这位教师在知遇之恩的感召下,一两年内迅速成长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其实,稍加留心就会发现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一个人,在不同管理者手下,有着迥异的表现。这不能不让人思考管理方式对个性教师的影响。

记得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宣布他的办学方针是“兼容并包,兼收并蓄”,提倡“学术思想自由”。他认为:“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还说:“夫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由于思想解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不难看出,北大兴盛的原因与容纳众多思想不同、个性迥异的人才不无关系。具体到中小学,尽管教师招录和管理方式会有所不同,但包容并纳的“用才”原理却是相通的。

此时,我们有必要正视这样的逻辑:因为学校有了不同特色和特长的教师,在诸多方面才更具创造性,才会在课程设置及社团活动开展上颇具活力;因为学校管理者具有爱才、容才的宽广胸怀,所以才使众多有个性、有特长、有才华的教师“英雄有用武之地”;因为学校能给予有个性的教师以及时的慰藉和关照,而非“冷板凳”或“大棒”,才让他们甘愿奉献、扎根基层。教育是艺术,学校管理也是一门艺术。对个性教师的管理艺术就体现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一名学校管理者是平庸还是卓越,不仅在于其能否赏识优秀的教师,更在于能否正确对待有缺憾、有个性的教师。仅仅因为管理难度大,就将其“逐出校门”或“打入冷宫”,这样的管理方式非但简单更显粗暴。如此草率的做法既揭示出管理者水平有限,更缺失了人情味。明智的管理者会紧绷识才、爱才、用才这根弦,因为他们知道“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的哲理。

更需注意的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教师,恐怕很有可能会使其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于公于私都是“双输”。相反地,能及时看到个性教师的长处,充分给予他们信任和赏识,给他们送去关怀和慰藉,能给他们宽容有度的发展环境,不但极有可能收获个性教师对学校事业的回报,而且也体现了管理者高超的管理水准、海纳百川的气度与高雅的人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试金石  试金石词条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艺术  艺术词条  个性  个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