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中学初一271名新生正在接受名为“战狼训练营”的军训,今年该校安排了“扛圆木”“冲水枪”“搬轮胎”等项目。该校军训团队负责人称,“训练营与电影《战狼2》重名纯属巧合,这是我们对新生进行的连续第三年的狼性训练,模拟情境训练,既培养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养成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8月21日澎湃新闻)
该中学“战狼训练营”的军训其实就是一种磨砺教育,旨在强健学生体质,磨砺学生意志,培养学生不畏艰险的能力和坚毅的品质。当今,大多数人对这种“战狼式军训”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现在的学生确实难掩“瓷娃娃”状态。在学校普通的军训中,就有不少学生会晕倒,还有学生内心脆弱,没有毅力,经不起挫折。以此来看,学生真的需要针对性的磨砺与锻炼。
对于学校“战狼训练营”也有不少争议,学生训练的强度能不能把握好、训练的安全性能不能保障到位等问题引来诸多忧虑。对此,前者应该把判断权交给学生自己,尊重学生;而后者则确实需要学校的“保驾护航”。换言之,如果学生能够承受得了训练强度,学校也有很好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在过程中注重严格训练与人性化疏导相结合,那这样的“战狼式军训”就可以有。
不过,“战狼式军训”只能算是一个引子和前奏,其背后的磨砺教育还不能止步于此,要更丰富地继续下去,延伸到学生平时的教育和生活中去。“战狼式军训”只是一时的锻炼与培养,也是单一的培养模式,不否认其带给学生的现实效果和积极影响。但要想让学生获得高质量锻炼下能力的提升,仅仅靠短暂的“战狼式训练”远远不够,还需要以丰富化和常态化的形式继续推进磨砺教育。
首先,学校应该保证体育课、劳动课等基本的磨砺教育课程,并做科学合理的安排,还要增加竞技体育的项目和比赛,丰富社会实践等。
其次,磨砺教育除了丰富相关活动,也要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不仅要在相关比赛活动中进行引导,还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指引。引入磨砺教育思维,不能让学生“纯粹”地“死读书”。
另外,磨砺教育还要有家庭层面的配合。前几天,乐嘉带4岁女儿暴走76公里沙漠,成为舆论焦点。我们不去评判乐嘉这一行为本身的对与错,但其行为背后的磨砺教育思维确实值得肯定。只是,在对学生进行磨砺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还需要谨慎考量,把握好磨砺教育的尺度,避免走极端,卷入折磨式、暴力式教育的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