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篇新闻中报道的三个数据引人深思:一是某镇一所中学当年报考的8个教师子女中只有1个女生填报师范院校志愿;二是一个三代从教的“教师世家”7个子女无一人报考师范院校;三是某乡一所中学当年报考的22名教师子女中无一人报考师范院校。据校园调查,校园内优生群体普遍不报考师范院校,学生们普遍感到上师院将来没出息并且社会地位低下。
教师,这个曾经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乏人问津,教师子女的看法也许能管窥一二。一是教师的生活太辛苦,常常需要披星戴月,无暇照顾家人的生活;二是教师收入太低,无法支撑起一家人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三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太高,教师需要承受超出常人许多的职业压力;四是独生子女管教难度大,教师这一工作越来越难做。这些看法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教师子女以及优秀学生不愿从教的原因。
虽然,教师职业有较长时间的寒暑假,但一旦步入正常轨道,教师日常工作往往会超过正常劳动强度。不少教师起早贪黑,往返校园的路上都还能看到星星。每天,作为教师,除了上课,还得备课、改作、辅导学生、搞教科研、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处理学生之间出现的种种问题,工作压力不言而喻。
教师的收入尽管工资单上不算太低,但总收入与其他行业的差距很大,有人反映教龄20多年的中学一级教师,工资还不到电力系统新职工工资的一半。所以,一些教师子女不愿再走父母的老路,希望通过拒报师范院校来实现阶层的改变。
鉴于目前教师的职业困境,身为距离这一职业最近、关系最密切的教师子女拒报师范院校也就顺理成章了,校园内的优生群体不愿报考师范院校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与我国情形正好相反,麦肯锡全球教育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最好的学校体系中的教师至少都是从专业排名前1/3的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如:韩国是前5%,芬兰是前10%、新加坡和香港是前30%。因为二、三流的师资,绝对催生不出一流的教育。
反观我国,教师子女乃至最优秀的学生群体不愿报考师范院校的现象,理应引起全社会的警觉。如何化解目前教师职业的尴尬处境,使教师职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命题,更是一种发展命题。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大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有可能提升至高一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具体到教师这一群体,可归纳为四重属性:首先是生命意义的个体,其次是社会意义的公民,再次是专业意义的教师,最终才是文化意义的教育者。
在生命意义上,教师应该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正常人生活,应该血肉丰满、生机焕发,脸上洋溢着青春气息和迷人魅力,而非过着“两头见星星”的超负荷生活。假如因为寄宿制或者别的原因而加倍地付出体力精力,这种奉献理应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与尊崇。
在社会意义上,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有机统一,全力奉献社会的同时也应该得到全社会(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充分认可,而非仅仅让他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要让他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更不要让本具有高门槛与专业含量的教师职业与简单的体力劳动或者社会服务比工资,或者将支付法定的教师工资视为政府财政的巨大包袱。
在专业意义上,社会应该创造一种利于教师敬业、精业、精益求精的土壤,从而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实现专业化成长,赢得本应有的专业尊严。
在文化意义上,教师负有传承文明的特殊使命,社会应该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以便教师怀抱为国育才、为民族开未来的远大理想,在教书育人中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当我们培育的优秀人才都乐于当一名人民教师时,教育的发展才会更有希望。因此,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改善教师的生存质量,让教师做一名有尊严的教育人,教师这一职业才会真正成为“最光辉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