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人工智能话题隔段时间就被提及,先是微软“小冰”出版了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让人类咋舌;接着AlphaGo砍瓜切菜般血洗围棋界;最近高考,人工智能也来“蹭热点”,机器人Aidam与多位往届高考学霸同场较量,挑战高考数学题。Aidam仅花了9分47秒,就完成了全部考卷内容,最后得分134分,而三组人类选手平均得分为135分,以一分险胜。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冲击力,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人工智能真的能替代人吗?面对人工智能的疯狂碾压,教师这一职业会因此萎缩吗?
很多人怕是太过焦虑了。首先,人工智能有“智商”没“情商”。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已经在不少领域超过了人类,但在那些人类和其它动物不假思索就能完成的事情上,人工智能还差得很远。比如人们彼此间令人莞尔的默契。相传,北宋苏小妹嘲笑哥哥苏东坡脸长:“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苏东坡反唇相讥:“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苏氏兄妹互相调侃彼此长相的诗句,人工智能是无论如何也创作不出来的。
就是放在课堂上,人工智能替代教师的几率也很小。因为教学在相当程度上是即兴创作,任何精彩的课堂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形成的,都是生命激荡的现场。
其次,“权取能力”是人工智能的死穴。从枯燥重复及危险系数较高的动手层面讲,人工智能的优点不用怀疑。人必有健忘,电脑不会;人经常糊涂,电脑从不;人可以不讲理,电脑却不。但人类作为万物灵长,有自身的价值观,而人工智能就没有。
韩国有项研究表明:一旦涉及价值观,人工智能就会力不从心。自动驾驶系统就是一个例子。这种系统眼下看似接近成熟,但应付中低速还行,一旦放到高速的情况下,便有不少研发的难点甚至死穴。比如事故减损机制,一旦事故难以避免,两害相权取其轻,系统是优先保护车外的人,还是车内的人?
涉及到教师,我想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当作省思教学的一面镜子。
一方面,目前学校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集体授课效果有限,难以达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地步;另一方面,优秀教师、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且很难实现均衡配置。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能在教育领域实现突破,就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均衡教育,因材施教,帮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工智能或许是教育的福音,可以降低教育成本,让学生足不出户即可接受优质的教育。
然而,教育除了传授知识还有很多创生性内容。一个故事,一个道理,可塑造孩子的人生;一句话,一种思想,能让学生收获未来。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更是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好老师会讲究,能将就,既能享受最好学生的表现,也能承受熊孩子的恶行,他们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所有这些都不是人工智能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