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商报刊发一篇文章,讲述了小学生的作文套路:开头动不动就“在我的一生当中”;几个“高频词汇”不分时段和场合地出现,比如“眼眶湿漉漉”“眼睛红彤彤”;10多个孩子同时看到小男孩“让座”;总有小卖部老板站了几天退顾客钱。
看到这则报道,我不由想起前年的一段经历。前年夏天,朋友上初一的女儿发表了一篇散文,让我看看,提提意见。既然发表,行文立意自然有超常之处,本不便妄谈。然而,朋友之请,却之不恭。于是,欣然领命,着实细读了一番。
文章的题目是《爱菊说》,行文借鉴了宋代周敦颐《爱莲说》托物言志的写法,先写菊花含苞待放的蓬勃如烟,再写菊花盛开的绚丽如夏,后赞菊花寓意的人淡如菊。文章托物言志,言简意赅,给人一种少有的少年老成之感。
然而,读后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再问朋友,说女儿读了很多书。在这样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小小年龄能够安心读书,尤其难得。但掩卷沉思,心中有一个难解的疑团——如此少年老成的文章,出自一个初一学生之手,是否妥当?
写作是一项创新性活动,个性是写作创新的基石,没有个性,便没有作文的创新可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指什么?就是学生的个性,具体地说,就是学生的写作要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独特的表达语言。这是基于语文新课标的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的高考与中考成功作文,无不折射出小作者张扬个性的人生。人生因个性而美丽,文章因个性而多彩。中小学生写作就要张扬健全个性。
然而,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写作缺乏个性,写作套路问题就是集中体现。前几年,某地高考以“亲情”为话题作文,考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雷同作文,或者是父母病故,或者父母重病等,让人啼笑皆非。巴金曾把这种现象称为学生“失语”,是说学生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这是多么可悲的现实!个性的缺失,带来的必然是独立思想的缺失和创新灵性的泯灭。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剥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教学,致使学生的作文失去了应有的稚趣和创造灵性,作文“千人一面”、“千口一声”也就成为必然。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学者朱熹的这首诗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只有回归生活,中小学生写作才能达到“清如许”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