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作文形成了套路,有的为了完成作文,甚至不惜脑力编造故事:开头动不动就“在我的一生当中”;几个“高频词汇”不分时段和场合地出现,比如“眼眶湿漉漉”“眼睛红彤彤”;10多个孩子同时看到小男孩“让座”;总有小卖部老板站了几天退顾客钱。小学语文教师不由苦笑:“作文套路深啊!老师还没开始教套路呢,就先被学生套路了。”(5月21日成都商报)
经常在高考作文中出现的深具破坏性的套路何以蔓延至小学生的作文了?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读了太多所谓的范本作文,却没有阅读足够的经典作品,也没有学会观察事物,因而词汇贫乏,思想趋同。
现在的小学老师和家长经常的让孩子们看作文书,个别的还要求孩子们背作文,殊不知对小学生的写作来说,危害最大的莫过于作文书了,因为这种作文书充满套路,多是为应试而存在的。荣维东教授在《交际语境写作》(语文出版社,2016)一书中说,“那种应试作文技巧和高分作文俗招其实很多是一种伪知识,是在训练一种极其狭隘的应试写作能力。这种功利性极强且扭曲变形的应试写作与真实生活所需要的写作能力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小学生不可通过阅读同龄人的作文学习写作,而必须阅读感兴趣的杰出而一流的作品,从中吸收最优质的营养,以此来学习写作。美国学者斯蒂芬·克拉生在《阅读的力量》(李玉梅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一书中就强调,“当孩子因乐趣而阅读,当他们‘上了书本的钩’(hooked on books)时,便不自主地、不费力地学会所有大家关心的语言能力。”“很少看到读得好的人会在语法、拼写等方面有严重问题。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很不错,因为这根本无法控制,他们已经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出了好的写作风格并掌握了几乎所有的写作规范。”
造成小学生作为陷入套路的还有就是交际语境缺失。具体表现在写作时语境意识缺乏、读者意识缺失、目的不明、文体淡化。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写作任务的质量与学生的写作质量存在着密切联系。有效的写作任务应根植于特定的、具体的材料、对象、目的和交际语境之中,并且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少布置固定模式的命题作文,多让学生在基于话题、作者、读者、目的、文体、语言等要素考量的真实语境中写作。
小学是培养创造力极为关键的时期,如果任由小学生的作文充满套路,就会严重损害创造力和个性。
荣维东教授说“多读比多写更利于提高写作能力。”所以,要解决当前写作教学的套路问题。语文教师不要一味地给学生布置过重的写作任务,要求一天或一周一定要写多少多少篇,而应当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增加阅读积累,提高词汇量。另外,写作时求质不求量,并且区分写实与虚构,告诉学生写实就老老实实写实,抒发真情实感,而创造性地虚构就尽情地虚构,不可将二者混淆在一起而至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