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蒲公英评论写作的几点感悟

回首2016年的蒲公英评论写作,在欣慰的同时也有遗憾和不满。欣慰的是能够在这样一个认真负责的评论平台上发表自己的微陋之见,乃人生一大幸事;遗憾和不满的是,这些作品往往大都是急就章,是在一个个天色黝黑的凌晨,在一个个阳光夺目的午后,在众人或酣睡或放松之时,自己快速成文的结果。

在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评论固然大都是有感而发,发自肺腑,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不够简洁、准确、严谨,有不少还让编辑老师费心劳神详加修改,就此而言,这些评论作品的功劳,有我的一半,也有蒲公英评论网诸位编辑老师的一半。发表获奖之后稿费还归了自己,更令人感动。

如果要问我2016年自己最满意哪几篇文章,套用一句可能有些俗套的话: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篇。不过,这样的回答可能有点儿不负责任,或者给人敷衍之感。于是老老实实在自己的百余篇短文里“矬子里拔大个”,逐一审视,列出几篇自己相对满意的代表作——《没有乡村,城市就是无根浮萍》《家长可别轻信儿童训练营能培养出“未来领袖”》《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不能一概而论》《教育应该追求塑造灵魂和训练技能的统一》《28名无编制教师的命运不能止于书面答复》《“段子式”课堂是道值得精心烹制的融合菜》《青春之河,疏浚才能流远》等。分析这些篇章的写作经历,总结以下几点粗浅感悟与蒲公英评论网的评论员们共勉。

一是要有大局观。揣摩这些大都被编辑精加工、深加工的文章,心里有个感觉,写评论就是要“大处着眼,小处落墨”。何谓“大处着眼”?简言之,就是要有大局观,“胸中有丘壑”才能“腕底竞风流”。何谓“小处落墨”?就是要依托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事件(这方面蒲公英评论网已经定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时事素材),要从这些小事件中挖掘出大道理。胸中要有全局意识和时代感,然后在这个全局意识和时代感的统摄下,从小事件切入、生发,力求小中见大、尺水兴波。

二是要保持清醒头脑。大脑的运行有其作息规律,从事写作活动的人尤其要注意抓住它,不要违反它,否则会费力不讨好,事倍而功半。就我而言,给蒲公英评论网写稿主要有三个时段,一个是凌晨四五点,另一个大约是在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间,再一个是晚上六七点左右。偶尔会熬夜半夜动笔,但实践证明效果不理想,往往是思路迟滞,就像是蜗牛在大脑里爬行。更要命的是,在这种不清醒状态下写出来的东西有时会出现观点上的致命伤——或失之偏颇,或失之肤浅。这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媒体和读者的不负责任。除特殊情况下的加班加点外,要尽量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头脑清醒才能思路清晰、见解独到、论述严谨、语言畅达。

三是要静下心来。写作是最需要凝心聚神的高强度脑力劳动,来不得半点儿心浮气躁、心烦意乱。假如你受到外界的不良干扰,心神不宁,最好不要动笔。我对此深有感受,有时事务工作繁忙时,或者为家庭琐事所累时,往往会被一股浮躁之气裹挟,难得安宁。在此期间,即便能有个把小时的整块时间,往往也是无效。此时是最不宜动笔的。

四是要坚持辩证观,不说过头话,把握好表达的尺度。要努力做到“做人常存忠厚心勿大分黑白,为文不做轻薄语徒自逞雌黄”。这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而是在对事物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基础上的辩证表达。例如,我在《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不能一概而论》一文中批判对方的观点时,先指出对方观点中正确合理的一面,接着话锋一转,切入主题,展开批判。我指出了四大名著的优点和缺点,既坚持了两点论,又坚持了重点论。辩证不是骑墙,不是模棱两可,而是要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亮明观点,表达态度。

五是要把握好导向。评论一经发表,就要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网络评论越来越风行的今天,正确运用互联网,传播正能量,也是网络评论者应该牢牢把握好的一个标准。2016年,在蒲公英评论网发表的这100多篇作品,无一不是努力按照这个要求来做的。当然,有些篇章具有争鸣性质,但不并影响在争鸣之中“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六是要提炼好标题。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这句话往往会被误读为形式上的取巧,实际上并非如此。标题实际上体现一个人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概括力,两者缺一都难以提炼出好标题。标题的重要性在蒲公英评论的编辑老师对拙作一次次的修改中得以充分展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如前述的《家长可别轻信儿童训练营能培养出“未来领袖”》《教育应该追求塑造灵魂和训练技能的统一》等,都是经编辑加工后的。相对于原标题《儿童训练营能培养出领袖吗?》《教育如何塑造灵魂?》等,观点更加鲜明、生动传神令人眼前一亮,读之即有所获。前后对比,不难发现,评论的标题要尽可能准确凝练地体现观点,少用疑问句式(当然也不是不可以用),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过长的标题往往会造成页面上的转行,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一定障碍。

七是要厘清论证基点。这里的论证基点,主要是指文中围绕中心论题所使用到的基本概念。这个是在论证之前首先要厘清的。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况,论辩双方辩论了半天,最后发现,对论点所涉关键概念的理解竟然不一致。可想而知,这样的辩论有多不靠谱。例如,《“段子式”课堂是道值得精心烹制的融合菜》一文,开篇即对“段子式”课堂做了一个基本的界定:“段子式”课堂借鉴了相声、小品等曲艺节目的表现手法,教师在专业课堂的教学中融入一些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如同曲艺演员吸引台下观众注意力一样,赢得学生们的“抬头率”。把其定位在一个中性客观的角度,而不是在尚未弄清楚论证的基本概念时,就先入为主地妄下结论,对“段子式”课堂加以片面的批判或不分青红皂白地予以吹捧。

八是要涵养好文风。什么样的文风是好文风?内涵可能很丰富。就我个人的体会,好文风至少应该是在深入浅出的说理中传递真知,在平易朴实的话语中彰显智慧,在激浊扬清的诉说中播种善良。切忌拿大话压人,套话唬人,假话欺人。审视和反思自己的一些作品,在这方面仍存不足。有时说理不够充分、深刻,浮在面上;有时语言不够平实、朴素,有“上纲上线”之嫌;有时论述不够接地气,有“高高在上”之感,等等。这些都需要自己在今后的写作生涯中不断改进提高。总之,好文风就是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

九是要持续学习。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从一般意义上指出了积累、思考的重要性。也如蒲公英评论网“好书共读共评”活动(第二期)开篇所言,写评论是“蒸发量”极大的事情,没有持续而丰厚的积累,一段时间写下来,就会被“蒸干”、耗空。此言极是。

一年来,一方面是教育教学工作本身的性质使然,自己在不断的阅读思考感悟中度过;另一方面,对于蒲公英评论网推荐的经典书目和评论素材,努力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读体会,及时阅读理解有关政策文件,在此基础上撰写成文,在与其他同仁的交流碰撞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思辨水平,从而为写好评论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蒲公英评论写作的几点感悟  蒲公英  蒲公英词条  感悟  感悟词条  写作  写作词条  评论  评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