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哲学专业连年遇冷,原因何在

据报道,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哲学专业仍然在经济、金融等热门学科的夹击下艰难生存。根据不久前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从2010年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各学科(不含艺术学科)招生情况来看,哲学招生规模保持平稳甚至有所下降。(1月9日中国青年报)

哲学专业的连年遇冷,反映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爱和智慧”的科学何以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

一直以来,哲学被贴上了深奥、苦涩、抽象的标签,导致学生避而远之。此是其一,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其二是教育功利化。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社会化的教育。教育更要关注人自身,包括关注人的天性、人的灵魂、人的价值、人的情怀等。而这些对于生命和世界本原的观照和探问,只有哲学才能给予。换句话说,没有哲学,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但今天的教育越来越功利,哲学是“无用之学”,急功近利的人对此自然没有兴趣。

其三是哲学世俗化。哲学来自于人们对宇宙、社会和人的深邃思考、终极关怀。哲学离不开社会,但是不能被世俗化。窥斑知豹,我们走进书店会发现:哲学书架上的“心灵鸡汤”、“成功秘笈”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厚黑”之类,哲学经典却寥寥无几。这些赫然显示出哲学已被世俗化。

学习哲学、学好哲学,已经成为教育专家的共识,所以哲学遇冷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但这一问题的解决是系统的社会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引领孩子进入美妙的、智慧的哲学世界。

教师自己要爱哲学、学哲学。教师之于孩子的成长,影响重大。教师博览群书,他的学生就会爱阅读;教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生未来的生活也不会缺少情趣;教师审问明辨,学生成为糊涂虫的可能性就小。所以,教师自己就要爱哲学、学哲学,读哲学书籍、思哲学命题,虽然不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应该具备哲学思维,用哲学思维方式影响学生。

教师要利用好课堂引领学生学习哲学。首先,利用好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教学中,人文学科的老师要利用好名篇佳作、文化思潮、观点观念等哲学教育的好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自然学科的老师也要结合教学内容,比如物质的构成、运动和静止、生物的进化等,进行哲学渗透。其次,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惊奇”。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发孩子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奇”,对其一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由此,教师在学生学哲学的问题上要有为,而且要大有作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哲学专业连年遇冷,原因何在  连年  连年词条  何在  何在词条  哲学  哲学词条  原因  原因词条  专业  专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