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南京一中国际部设立“分数银行”。学生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挂科”,可以向任课教师申请“借分”,下次考试出分再行“还贷”。如果没有“逾期还贷”,则成绩单上不会出现“挂科”记录。同时,借分资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如果学生出现一个学期连续迟到五次以上、逃避打扫卫生三次以上等违纪行为时,其借分资格将被撤销。(1月11日新京报)
南京一中国际部将“中小企业扶持性贷款”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通过“借分”和“还贷”的方式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在现行普遍“重分数”的高考制度下,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借分”和“还贷”的创新举措,体现了学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的理念。美国著名小学教师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说:“父母和老师必须牢记在心: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和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的确,即使学生第一次考试没有及格,但只要他在后面的考试中,能用超过及格线的分数来弥补先前考试成绩与及格线的差距,就说明学生在进步。这种发展性的教育眼光,比起用学生的成绩与优生的成绩横向比较,更能激发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的成长。
“借分”和“还贷”的创新举措打破了“唯分数论”的旧观念,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是雷夫说得好,“我们的目标是开发每一位学生的特质,尽可能让他成为一个特别的个体。让孩子们知道,测验分数只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人格品性才是最重要的。”的确,100分与99分并没什么区别,60分和59分也没什么区别,教师不能因为学生考试成绩与及格分数有一分或几分之差,就将学生“一棍子打死”。要知道,考试本身就具有偶然性,一次考试的不及格,并不代表学生就不合格。
教师不能老是把眼光放在学生的考试分数和班级排名上,否则就会让学生在“分数主义”的驱使下,高分时扬眉吐气,低分时套上了分数的枷锁,变得自卑。同时,不能老把学生的考试分数高低挂在嘴上,不能总是拿学生的考试分数说事,那样会让学生始终看不到自身的进步和潜能,滋生“好罐子乱摔”“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思想。实行“借分”和“还贷”的举措,既能给偶然失误的学生以弥补的机会,也能激励学生用后面的努力来为前次的“借分”而“还贷”,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不过,既然实行“银行借贷”的理念,就应讲究银行借贷的诚信。一是像南京一中国际部那样,如果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考试不及格,或出现“逾期还贷”“逾期还不了贷”的不诚信现象时,学科教师有权拒绝借分;也可设置“学生违纪可撤销其借分资格”等条件,对学生进行“信用评估”,限制其借分。二是应让学生为“借分”给付一定的利息。比如,学生这次借1分,就让其下次偿还1.5分,激励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争取用更好的成绩来“还本付息”。当然,决不允许出现放“高利贷”的现象,否则会给学生增添更大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产生“永远还不了贷”的念头,就此沉溺下去不能自拔。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激励和关怀,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放弃学生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少批评,多用纵向比较(将学生的现在和过去比较),少用横向比较(将差生与优生比较);要摒弃“唯分数论”的理念,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既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进步,又注重孩子品德修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