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某高校爆出有学生在QQ群里叫卖热门通选课,这些课程因为平时上课较为轻松,老师也不常点名等原因受到学生欢迎,因此一被选课系统放出来,就被学生“秒杀”。往年抢不到课的同学,可以找人转让课程:两人约定好同一时间,一个人退选课程留出名额,另一人快速选中即可。但今年出现的“卖课”现象(有偿转让)却让很多人不满,学校表示若查实将通报批评。(12月29日现代快报)
一般而言,知识是有价值的。学习者支付一定的学习成本,获得受教育权和学习的机会,似乎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像上述报道中出现的在校大学生有偿转让通选课名额的行为,无疑不在此列。这些“卖课”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讲,与兜售火车票的票贩子性质无异,都属于一种市场投机行为。
而且,大学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所有在校园内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开设的课程并不具有一般商品属性。换句话说,这些通选课都属于不具有商品性质的公共资源,不适合进入市场流通领域进行买卖。正像该校有些学生所言,“课程是大家的公共资源,你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怎么可以拿出来卖?”“这是窃取了原本属于大家的课程资源。”
况且,学生“秒杀”通选课,本身并不付出经济成本,但转手以一定的价格卖给他人,简直就成了校园通选课的黄牛党。就此而言,通报批评有这种带有投机性质的贩卖行为的学生,是对这种异化行为的及时制止和打压,无可厚非。
但板子似乎也不宜全落在学生的身上。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卖课”现象之所以出现,还说明了学校开设通选课的初衷——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优化其知识结构,提升其综合素养等,可能正在被淡化或忽略,正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模糊。而这样的结果,学校似乎难辞其咎——校方并没有及时充分地将通选课的价值意义及相关的课程信息(如主要内容、主讲教师情况等)告知学生,并做好教育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卖”的不是课,而是学分。通选课的初衷显然正在被异化。
报道中援引一位大三学生的话指出:同学们往往在抢课之前一周左右就进入紧张状态。因为不同通选课的通过难度不同,有不少同学早早看准了“好过的课”——平时上课较为轻松,老师也不常点名,学期结束交一篇论文就能通过。有的课程相对专业,考试也比较严格,学分不容易拿。口耳相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热门”课程。
据此,不难推测,所谓的“热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指那些内容切实有效、老师讲得精彩的课程,而是指“好过的课”。说得再俗一些,就是好糊弄的课。从这个角度而言,笔者真希望学生有偿转让的通选课,是那些质量上乘、学生们都挤在过道和后排站着听课的课。叫卖“好过的课”,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学生对自己不负责任,另一个是通选课本身确实有问题。
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和提升需要一个过程,恐非朝夕之功,需要专业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长时间的引导和浇灌;而通选课本身的问题却迫在眉捷亟待解决。当通选课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凑学分的课时,这样的课程价值几何?
因此,学生们的抢课、“卖课”行为固然需要疏导和整治,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整治和打压“卖课”行为,乃至升级选课系统等都是治标之策或表面之为,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通选课的顶层设计、统筹设置,进一步改进通选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加大对通选课教师的教育引导力度,使通选课自身先硬起来、好起来,并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使学生们对每一门通选课都能在选课之前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以便结合个人自身实际,做出适当的选择。从而使通选课这片绿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使同学们的选课行为真正回归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