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市民刘女士反映,自家读高三的孩子有一名同学,只是因为制作并在群里发了老师的表情包就被劝退,这让其他孩子产生了一定的心理恐慌。被劝退学生的家长也很不理解:“发表情包就是一个玩笑,我们也道歉了,可还是不行。”(11月17日新文化报)
高三学生给老师制作表情包被劝退,天下之大,竟有此等匪夷所思之奇事?究竟是怎样的表情包,让老师不惜如此“痛下杀手”?
消息甫一传出,瞬间引爆舆论,网友们纷纷抨击老师“一有不合就劝退”太绝情。确实,在“没有表情包就不会说话”的年代,制作和转发表情包应当是寻常之事,犯不着为此大动肝火。“我很不能理解老师的做法,我们转发的这个表情包也没有攻击、侮辱老师,没有必要把他劝退。”即便是讥讽乃至“恶搞”了老师,也绝不至于就要立马劝退。
关于劝退学生一事,当事班主任否认是因为该同学制作表情包,“那么多同学转发,我为啥光劝退他一个啊?不是因为这个事儿,就是综合他平时的表现”。这名孩子平时学习不积极,经常上课睡觉、说话,所以才将其劝退。
即便如此,“表情包”事件也同样值得商榷。试问,“学习不积极,经常上课睡觉、说话”,这些“罪状”够得上劝退的“极刑”吗?据知情人反映,被劝退学生平时不打架不斗殴,成绩也不属于最差的,而且那天他也哭着道歉了,但老师却坚决要劝退。
只要稍作梳理,就不难发现“表情包”事件背后站着一位“严师”。据学生们反映,高三开学才调来的这位班主任是一位26岁的年轻女教师,对纪律要求得特别严格,经常会批评罚站学生,“这样的做法,弄得班级里气氛一直挺压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制作、转发表情包的行为,正是学生对压抑情绪的一种纾解。也正是这种“严师”思维逻辑的延续,才让该班主任坚持要对制作表情包的学生“新账老账一起算”。
“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学生固然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但必须以爱为前提。换言之,严格要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绝非不近人情的“弹压”,惩罚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并不是教育的旨归。“上课睡觉、说话”和制作、转发表情包,毕竟不是什么无法谅解的“罪恶”,如此“赶尽杀绝”,这样的教育还有爱吗?高三是个敏感的时期,学生和家长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此时劝退,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家长造成的影响都难以估量。尤其是当事学生,将会遭受怎样的打击,留下怎样的心灵创伤?得饶人处且饶人,劝退之举理应慎之又慎!
因表情包被劝退固然只是个例,但表情包成了“炸药包”,“一有不合就劝退”背后,却隐藏着“严师”的身影。在现实中,还有多少奉行“高压”政策的“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