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地方的中小学赛课、观摩课、公开课,都会要求老师必须用课件,似乎只有用上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才能证明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准备讲课的老师往往为设计一套“完美”的课件花费很大精力,网上借鉴,搜集素材,下载资源,甚至要请人帮助制作课件,比备课写教案要费神多了。有人说,一个教师一年甚至两三年可能也就设计一节课的课件,因为也就只有公开课上用一下而已。
其实很多公开课的教案也跟制作课件一样,一个教师一年甚至两三年的公开课都是同一课,无论是在自己任教的班级,还是在其它学校,都是同样的教案同样的课件。有的教师甚至像复读机一样把整个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一遍又一遍地讲来讲去。这是给学生讲课,还是显摆教师个人的表演功夫?
其实各位教师都很清楚,一节课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无论是写教案还是制作课件,过度运用技术手段就可能喧宾夺主,教师过分展现个人魅力则容易忽视学生的存在。
我所说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指的是具体存在的某一节课堂上的有思想的“人”,而不是泛指的概念化的学生。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别的学校讲公开课,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学生,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就必须考虑这一点,不能以教材教学为中心,更不该把课堂变成展示教师个人表演功夫的舞台。评价某个教师一节课是否成功,不能仅仅专注于教师个人对教材的发挥,有必要把整个课堂氛围作为评价依据,比如说,这一节课中学生在课堂上有怎样的反应,是在配合教师表演,还是在主动探究甚至有了新的想法和发现?如果学生只是默契地配合教师完成了一节课,学生就只是被动地听课而不是来学习的,这样的公开课也就无聊了。
在一次教研会上,我曾经听一个获得过省级公开课奖项的年轻教师介绍经验,使他得奖的那节课,他讲了80多遍,自称很完美地运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不知道他这80多遍讲了几年,又花了多少时间准备?除了这一课,其它的教材内容以及课堂他还能花费多少心思?这显然完全是为了得奖而不惜代价地着意“打磨”的一节课,哪里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这个教师还提到,教研室一直有“专家”跟着他到处跑,就是为了听他这一节课,帮他打磨这一节课。这样的赛课简直就是一部被反复修改的蹩脚剧本,还有“真实性”可言吗?这样的公开课还是教育局、教研室、学校通力合作帮助炮制的,这就是导向,就好像在说,一个老师只要有一节课出彩就可以了。
这样的公开课,竟然还大受某些专家的欣赏,甚至把该教师在这一节课中的教学套路视作可供大家效仿的模式,同时也把他如此得奖的方式当作范例。那次教研会的主持人还特意强调,那个教师有了这样一节课,荣誉有了,职称升了,还成了学校“中层干部”。在我看来,这对一线教师实际上是一种误导,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任何教学方法无论利用了多么先进的手段,如果脱离了课堂教学实际,无视学生作为人的真实存在,就毫无价值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