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前由首届中国家长节发布的《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父亲主导教育的家庭不足两成。另据调查显示,60.7%的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仅13%的人认为父教并不缺失,40%的人则表示父教缺失的最大原因是父亲不知怎样教育孩子。
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家庭分工普遍注重“男主外,女主内”,母亲带孩子、养育孩子天经地义。在今天看来这种观念十分落后,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耶鲁大学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也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美国的父亲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奥巴马工作极为繁忙,却从来没有缺席过女儿的家长会,他还和大女儿玛丽亚一同读完《哈利•波特》系列的七本书。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卸任驻华大使,真正原因是女儿的教育问题。2003年骆家辉为了家庭和孩子,他就选择放弃继续竞选连任州长。在骆家辉眼中,一个好父亲不仅是家庭的经济和精神支柱,更是孩子成长的人生楷模。在美国,不论官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十分重视家庭和事业的平衡,不因事业繁忙而忽视家庭,十分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极为普遍的。
美国哲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母亲代表大自然、大地与海洋,是我们的故乡”,而“父亲则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健康而健全的孩子,不仅应享有母亲的温暖、平和、细腻与慈爱,拥有更多安全感,也应能浸润于父亲的勇敢与阳刚、严格与宽厚,拥有更多价值感,从而确定开阔高远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母亲在孩子婴幼和少儿阶段的影响是巨大的,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有关研究显示,一般而言,孩子成长需要的母爱呈递减趋势,父爱呈递增趋势。婴幼儿阶段,母爱80%,父爱20%;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母爱50%,父爱50%;初中阶段以后,母爱40%,父爱60%。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平衡状态。
大自然有阴阳二气,家庭教育中就应该有父教、母教的双轨并进,在教育内容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在生活习惯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勇敢、冒险,在教育方式上父亲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教与母教互相补充,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
爸爸长期在外面打工家庭的这些孩子,出问题的几率大大高于爸爸在身边的孩子。长期缺乏父爱,可能会造成孩子认知、个性、情感、体格方面的障碍与缺陷。在我国,众多父亲以自己工作繁忙为由,疏于和孩子的交流,往往用物质的给予替代对孩子的爱心呵护,并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就尽到了责任。其实,父教缺失是孩子成长的一大隐患,父亲必须要对自己在家庭教育中角色进行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