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日本学者大隅良典因“发现了细胞自噬机制”而独享这一殊荣。
有关资料显示,从1949年汤川秀树成为首位日本获奖者以来,共有25位日本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含两位美籍日裔科学家)。进入21世纪,日本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人数快速增长。本世纪以来的获奖者包括物理奖8位、化学奖6位、生理学或医学奖3位,共计17位。
日本人为何能频频获得诺贝尔奖?除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宽松的科研机制以及充足的经费保障等外部因素外,日本中小学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功不可没。
日本与许多东亚国家一样,中小学也有考试,学生也有升学和就业竞争,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很重。但日本中小学教育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十分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很多学校动员近乎全校的教师都参加到课外俱乐部活动的指导之中,甚至有些学生活动,如全国高中棒球赛、全国学生与儿童发明展等,成为全体国民关心的盛事,这与我们全民高度紧张地关注中考和高考,关注学生考试排名,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外,日本中小学教育很重视让儿童亲近自然,很多幼儿园和中小学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保留了许多自然特色,让学生在对自然的观察中培养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从多位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我们能看到他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的经历。从小体弱多病的大隅良典非常喜欢自然,采集昆虫是他的一大爱好。在他看来,让小孩子们爱上自然、爱上科学,对世界抱有宝贵的好奇心,是一切的起点。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谈及自己为何走上科学之路时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有此感悟: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理应无比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
我国地大物博,无论是壮丽的山川河流,还是各地的风土人情,都是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培养学生好奇心和和探究欲望的宝贵资源。可惜,近年很多中小学因噎废食,以学生安全为由,不但取消的传统的春游、秋游等活动,甚至还要求学生双休日、节假日也不准外出,待在家里温习功课。“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学生每日重复“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好奇心和科学素养从哪里来?
丰富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从几位获奖者的言谈和著述中,我们还可以感觉到阅读对于他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小柴昌俊在《我不是好学生》一书中坦陈,上小学时班主任金子英夫送他一本书——爱因斯坦著的《物理学是怎样产生的》,使他对物理产生极大兴趣,并最终走上物理研究之路。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福井谦一在《直言教育》一书中写道:“在我的整个初中、高中时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法布尔,他于我可以称为心灵之师,对我的人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有几个中小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有多少学生知道法布尔?尽管图书室、阅览室是每所学校的标配,图书、报刊的数量和种类也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在许多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成了摆设,根本不对学生开放。学生每天来到学校,除了听课、做题之外,手头上的读物就是几本枯燥的教材和教辅,如果某一个学生在课外读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者感兴趣的科普书籍,往往会被老师和家长斥之为不务正业,更不用说教师主动给学生推荐课外书了。课外阅读量小,造成学生视野狭窄,让学生几乎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通过阅读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了。
日本还设立了一些校外教育机构(如青少年之家等),旨在扩大青少年的视野,企业也热衷于举办各种科技方面比赛等活动,激发儿童的创造热情。这一切制度或措施都有助于学生形成广泛的兴趣爱好,为日本未来科学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