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的共识是:应试教育已严重制约了中国学生乃至扼杀了不少孩童的创造力。但我们同时又无奈地看到,素质教育和“减负”工作轰轰烈烈地进行到今天,师生们仍旧在起早贪黑地苦干加硬干。我们感动之余心生感叹:除了社会期望、社会压力等大环境的推波助澜外,还有什么让“拼搏”有着如此神奇的魅力?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十年前,爱因斯坦发出这样的忠告。其实,教师们都希望自己培养出的学生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尽管这与教师自身的素质、理念相关,但更现实的是,在各类“以成绩论英雄”的考核重压下,又有几人能做到?在最终的“论功行赏”面前,不由你不生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
而教师们这样做,和整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充满焦虑的社会大环境有关,更和学校对教师业绩评价的标准与方式脱不了干系。说到底,众多教师也知道“标准答案”等考查方式弊病多多,也会打心眼里心疼“花朵”们的书包沉重,但在“胳膊拧不过大腿”的大环境里也只能做“助推”的无奈之举了。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关键也在于教师。如果说高考、中考等是教学的“指挥棒”,那么,与利益挂钩的量化评价和考核便无可避免地成为评价教师工作价值的“风向标”了。如果不改变以“分数”为主要业绩评价指标,学生们的创造力被“扼杀”便会不断出现。
当看到“标准化”模式下的“优异成绩”时,欣喜于表面的繁荣景象之余,主管部门更应该深入分析一下这个成绩是怎么取得的,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以牺牲学生的创造力为代价,对教师的奖励、评价、考核标准是否也有悖于教育规律,对教师的创造力是否也存在扼杀现象,等等。或许,这个调查与分析不用下太大工夫,便能让潜心于教育艺术的人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与压抑;也许,决策者调查分析后采取的措施能真正让师生们的创造力重新释放。此时作为教育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岂不是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