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个教师节马上就要来了。这本来应该是广大教师庆祝的日子。但当前的教师节似乎已失去了节日的样子。
精英化。过去,教师节举办的庆祝活动有各种层级的,校级的、镇级、县市级等,每一个教师都能参加庆祝活动。近年来,较低级别的校级、镇级的庆祝活动已基本取消,较高级别县市级庆祝活动,仅是被评为优秀的极少数教师中受邀参加。教师节变成了少数精英教师的联欢。
污名化。过去,尊师重教风气较为浓厚,尽管教师队伍存在问题,但是社会对教育、教育的整体印象良好。近年来,每到教师节前夕,教育行政部门都会下发文件,严禁教师收受学生礼品,严禁教师向学生索要礼品,严禁学校向教师发放礼品和现金,严禁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等等。一些媒体为抢眼球,突出报道这些“严禁”。这一切给了公众教师节就是教师收礼、索礼以及滥发福利的印象。教师节,差不多成了对教师的“讨伐节”“清算节”。
虚无化。除了部分有教育情怀的媒体发些关于教师节的新闻和祝贺,学校门口挂着“热烈庆祝第X个教师节”的条幅以外,教师节,一没有真正放假,二没有任何庆祝活动,三没有任何福利。这有节日的样子吗?所以,很多教师,一看到“热烈”二字,就觉得刺眼。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教师节原本之意已经“沉没”,有必要重新“打捞”。设立教师节的目的就是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笔者以为,让教师节回归节日的本意,需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要有必要的庆祝活动。节日总与庆祝活动相联,没有庆祝活动,节日就不是节日的样子。教师节,是为了总结成绩,表彰先进,是为了弘扬“正能量”。无论是精英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都为教育做出了贡献。所以,教师节不应只是少数精英教师的节日,而是全体教师的节日。平时,多数老师都是各忙各的,在不准举行隆重庆祝活动的政策下,学校完全可以举行由全体教师参与的茶话会,不必讲排场,大家在一起谈一谈、聊一聊,增进理解,联络感情。如果会议完毕,还能一起聚个餐,增进交流,感情深了,以后工作也会更顺畅。
二是要有必要的福利。过去,每逢教师节,总会多多少少地给教师们发点现金或小礼品。如今,文件明确规定,这么做就触了“红线”,即便个别胆大的校长逢教师节给教师们发个一百、两百块的,也是要求教师们管好自己的嘴。其实,它远达不到所谓的“滥发福利”的标准。本来正大光明的福利,搞得做贼似的。就这点钱,聊胜于无,仅对教师起个心理安慰的作用。
有轻松的社会氛围,有全体教师都能参与的庆祝活动与被肯定的机会,有福利拿,教师节能过得更愉快。教师通过教师节,产生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然后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进而赢得社会普遍尊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这才是教师节原本之意。过教师节的方式,是该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