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评论大赛】班级导师的作用究竟在哪里?

近日,我与一大二学妹讨论“班级导师制”时,她向我透露,班上同学对导师的配对没有自主选择权,大多是事先“硬性分配的”或“随机安排”;还有同学反映,除了修改期末总结、交假期作业见过导师,平时基本不接触。

据了解,“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19 世纪 40 年代,浙江大学就已经比较成熟地率先施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当年的浙江大学训导长费巩先生曾对本导制作如下解释:“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因材施教。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剖析疑难而外,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为良师益友。”

那么,大学导师的“作用”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在导师制下,学生可获得导师在专业学习和事业发展方向等引导。据笔者在校经验,很多在校大学生对专业的发展方向、前景存在认知错误,踌躇不前。有的被调剂对本专业没兴趣,等等。对于这些困惑,导师可利用自身的社会经验和学习经历,引导学生较好实现社会化,进行专业学习,制定现实可行的职业规划。

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学生未能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导师,教师与学生的“趣味”不相投,师生关系就可能处于一种“互不理睬”的尴尬局面。因此,导师制最好赋予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权,将导师的信息公开化,让学生事先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教学风格、性格、管理风格,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等。虽然理论上讲“有教无类”,但实际中,教师和学生的选择只有符合双方的期望,才能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彼此的进步。

同时,在导师制度不完善、激励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只有学生主动和导师交流,才能实现“双赢”。目前,在高校,通常是一个教师要面对10~20个学生,甚至更多,无过多精力关注更多的学生,而学生则相反。学生作为晚辈请教学习,能让导师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激情,导师也乐意教导。导师制价值的体现,要基于师生间的沟通与联系。

因此,导师制之下,学生应更加积极主动,教师也应坚守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还应建立监督与投诉机制保证导师有效履行主要的指导责任,促进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导师  导师词条  班级  班级词条  究竟  究竟词条  大赛  大赛词条  作用  作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