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评论大赛】大学生就业确实需要“精准帮扶”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近日透露,从2016年开始,要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和服务,“统计的目的就是进行精准的服务和帮扶”。同时,要实现“三个转变”:从传统的关注初次就业率转向提高就业质量;从重视推荐毕业生转向关心学生成长;从就业部门向教学部门的简单反馈,转向协同育人。(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从各方机构提供的数据来看,近些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但考虑到当下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每年庞大的毕业人数,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的需求的情况也很常见。而越是如此,就越需要公共部门为大学生就业支招破题。

所谓“精准帮扶”,一方面,相较于以往高校笼统的、“大水漫灌式”就业服务,学校就业部门会根据每个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向其提供相适合的就业指导与招聘信息;另一方面,高校就业部门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职业技能,还包括心理素养等内容,对学生的一生都大有益处。

实际上,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精准帮扶,并不是一个新发明。不少省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早就有此提法。比如,为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创业引领计划,河北省规定“对有特殊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全程帮扶,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有类似规定的还有广西、河南等省份;在国家层面,今年人社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也指出,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发力”,“完善‘一对一’个性化精准帮扶机制,提高帮扶实效。”可见,教育部此次重申精准帮扶,是在释放更强烈的信号。

应认识到,该如何推进精准帮扶,尚处在探索阶段,推行过程中或会遇到重重困难。比如,有些毕业生可能会频繁变换工作与联系方式,该如何与其保持固定联络?由于毕业生太多,服务部门人力是否足够?这些都应纳入考量范围。但必须明确,精准帮扶也是专业帮扶,为达实效,教育与相关部门都应该勉力为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帮扶  帮扶词条  精准  精准词条  确实  确实词条  大赛  大赛词条  就业  就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