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由学校包办的大学生实习很可能是“拉郎配”

近日,一项关于大学生毕业实习安排的调查显示,55%的高校会在毕业前统一安排毕业实习,其中23%的高校在毕业实习期间不允许学生以同类或他类实习代替校方安排的毕业实习。仅有20.13%的大学生表示校方统一安排的实习符合自己日后的就业方向。(《中国青年报》10月19日)

大学生实习是教育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实习的效果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关系到就业质量和办学声誉。尽管高校愈加重视大学生实习工作,但很多学校的实习制度却流于形式,所谓的顶岗实习“叫好不叫座”,大学生实习之困一时无解。目前,一些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已成“公开的秘密”,互联网上“代开实习证明”业务火爆,不少网店为此公然叫卖、明码标价。至于顶岗实习,则因“任务化”而流于“简单化”,近年来屡屡为学生所诟病。

按照媒体引用的调查结果,对学校安排的实习表示满意的学生不足三成,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认为校方统一安排的实习不够人性化。数字的背后,是学生被剥夺实习自主选择权的无奈和抱怨。部分学生辩称不愿实习乃至不惜造假,实因学校实习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往往与考研、求职、论文撰写等时间发生冲突。作为高校教师,笔者认为目前实习时间的安排、高校和实习单位的联系、实习效果的评估都存在诸多弊端。对相当一部分实习流于形式,甚至变成参观游览或放任不管,笔者更是深有体会。可以预见的是,学生的合理诉求及抗争将倒逼高等教育改革进入加速期。高校倘若固守旧有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势必会落后于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

总体上看,毕业生实习并非需要一刀切地“由学校包办”,顶岗实习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实习不过是人才培养的工具和手段,关键还在于是否“以人为本”。如果单纯将实习作为教学任务强制推行,不考虑实习主体的处境和感受,只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往往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更要不断结合办学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具体操作上,高校应完善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成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完善跟踪管理与考核制度,鼓励学生利用社会关系自主实习,让学生大胆地走出去。可喜的是,不少高校已开展探索实践,增加多个实习的模块到课程体系之中,重视学生实习的个性兴趣,拓宽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至于大学生个人,也应认真对待实习环节,充分意识到实践历练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实习。犹如玉石需要雕琢才能成器,正常情况下,实习经历丰富的大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和创造力都比较突出,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长远来看,未来大学生实习的安排,既不应局限于高校的自说自话,也不应过分依赖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手画脚,而是要寻求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吸引更多主体参与进来,并将最终的选择权和评判权交给学生,才能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自我革新提供坚实的保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拉郎配  拉郎配词条  包办  包办词条  实习  实习词条  可能  可能词条  大学生  大学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