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范进中举式的青基胜利》的文章在网上流传,作者称申请到“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后体会到了“范进中举式的喜悦”,这种说法得到不少“青椒”(青年教师)的认同。有人还将“中基金”和“中举”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都有一定的难度,中了以后社会地位骤变,经济情况改善,人都比较癫狂。(10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如今各类各级别的青年科研基金越来越多,但是作为奖励性政策,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够获取,因此,应该以平常心对待青年教师是否获得青年基金。但如今,青年基金竟然成为几乎所有青年教师奋斗的目标,得之则有“范进中举式的喜悦”——这只能说明,青年基金申请已经“变味”了。
在进一步谈论之前,我们需要明白青年基金设立的初衷是什么?青年基金是为奖励“优秀学术带头人”而设立的,那么,问题就简单了,能要求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成为学术带头人吗?能要求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成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的优秀人才吗?我想不可能,也做不到。
既然不可能也做不到,那么,用这样的高标准来衡量评判所有的教师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
高校评价机制异化无疑是造成获取青年基金如“范进中举式的喜悦”的原因所在。我们常见到高校以申请了多少“青年基金”项目作为自身的政绩去夸耀。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容易使高校脱离自身特色、发展定位不准。
马克斯•韦伯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讲演中提到了“学者与教师的难以得兼”的问题:“每位受到召唤、有志从事学术工作的年轻人,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他所肩负的双重重任。即不仅需要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必须能够做一位好教师;而这两个条件并不一定全然吻合。一个人可能是十分杰出的学者,同时却是一位糟糕透顶的教师。”无视教育教学规律与教师成长的规律,让每位教师都成为了神经质式的范进,高校的管理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