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好书读评】面对曾经逃离的乡村,我们该做什么

作为一个生在乡村、长在乡村、教在乡村、劳作在乡村的农民的儿子、乡村教师,我经常思考一些关于农村的问题,也常常感到困惑而又痛心。读了美国学者大卫•奥尔的《大地在心》,尤其是其中关于农业和乡村的内容,让我心有戚戚焉。

去年暑假,我写了一篇题为《谁来为土地招魂》的文章,表达了对“逃离乡村”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感慨。全文如下:

70年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成功地实现了新旧政权的更替。现在,“城市化”的步伐却让农村迅速萧条,城市成功地实现了对农村所有资源的掠夺,这里不仅仅是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精神资源。掠夺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年轻的一代,而受到影响的则是农村所有的人,无一幸免。

农村年轻的一代,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他们都在逃离农村,试图跻身城市。他们有的是考上了大学,在农村人眼中是跃过了龙门,大学毕业在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有的是去城市做“农民工”,自愿充当了最廉价的劳工,拿着农民工的薪酬,却消费着城市的生活。还有的,上了大学又回到农村在农村做着一份某方面的工作,却也贷款在城里买了房,成了城市的房奴……农村里剩了什么呢?年事已高的父母,还有一家人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其实,何止是“曾经”,即使现在,土地还是一家人无法丢弃的基本资源,城市里的打工一族莫要说起,就是比打工一族更有优势的房奴一族,他们同样需要农村土地出产的白面清油洋芋蛋的供给,而这些东西的生产者当然就是留守农村的高堂父母了。于是,在前几年“留守儿童”的基础上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词语叫“留守父母”。

中国古人追求的是年迈之时儿孙绕膝,这样的快乐叫天伦之乐。现在对农村的留守父母来说,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恐怕只能成为此生难以实现的梦想,而他们年迈苍苍还要继续侍弄土地以维持自己的生计并给在城里做房奴的儿孙提供补给。其实这还不是最残酷的,更无奈的是在城里生了孩子将年迈的母亲调进城里看孩子农村的家里只让父亲一人留守,一个老男人侍弄土地的劳累、颤颤索索做饭吃的笨拙、漫长的日月面对四壁的孤寂、病痛发作时生死由天的无助……所有这些,在城市做房奴的子女们可曾想过?

很多时候,年轻一代们似乎并不去想这些。一般农村家庭,当孩子走向社会的时候,父母早已经为了他们上学而债台高筑了。当这些年轻人做城市漂泊一族的时候,父母向他们诉说侍弄土地的辛苦,他们往往会不耐烦地甚至不屑一顾地打断话题:“别种了呀!种那干吗?”当他们学着别人在城市里买了房的时候,并不是他们已经有了经济实力,其实他们连首付都拿不出来,他们除了贷款,能想到的就还是父母,于是一道命令:“给我拿××万元来!”父母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再找三亲四友去借,但亲友们这时候一般不会再像孩子上学那会一样想方设法出手相助的了,有的孩子不能体谅便从此父子交恶。结了婚有了孩子,他们宁愿让孩子在城里蜗居一寓不见天日也不愿抱回农村父母身边让孩子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让孩子呼吸清新自由的空气,而这又让老人陷入了在农村侍弄土地和去城里照顾孩子的二难选择。尤其是在农村谋生却在城里做房奴的工薪一族,上班在农村,节假日却要去城里享受一把城市生活,他们不肯回到农村老家父母身边帮他们做一点事,就连“常回家看看”也很难,还要反过来埋怨父母不够关心自己……也有的年轻人,在外漂泊多年,大好青春不知不觉中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最后两手空空回到农村,却是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农活不会做,人事不过问,宁愿花钱买垃圾食品却咽不下父母亲手种出来的绿色食粮……

农村的土地是柔软的、厚重的,是可以包容一切、化解一切的,不像城市的水泥路面那样生硬、冰冷。农村的天是蓝的,地是绿的,住在农村,室外就是清新的大自然,不像城市,天空永远是灰蒙蒙的烟雾和废气,进门出门都是钢筋水泥与大自然完全隔绝。尽管家乡农村的土地贫瘠,但土地对一个农家的养育之恩绝非仅仅是出产不多的粮食。土地不仅可以供人居住、生活、享受自然,可以神奇地回收人和动物的生活垃圾并变废为宝,而且还能接纳过完天年的生命让他们与土地永远地融为一体……但所有这些,对现在农村的年轻一代却没有吸引力了!年轻人们在还没有生存能力的时候就对农村深恶痛绝了,出外上学,每到临近寒暑假,父母每天在掐着指头计算孩子回家的日子,可孩子一个电话:“这个假期我不回来了!”在外面要父母提供生活费这还是次要的,孩子也许只有自己也有了孩子才能体会,孩子在外面漂泊,父母的心就永远像用绳子拴着悬在半空一样,那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啊!

其实,深究起来,问题的原因还是在父母身上。现在30多岁以下的农村孩子,从出生后父母就给他灌输并不断强化着一个观念:好好念书,长大了考上大学就能离开农村,那时你就享福了,父母也就能享上你的福了!父母不断要让孩子觉得种地是“苦”的从而让孩子惧怕种地。而且农村父母们也身体力行地坚持贯彻这种教育,自己农活再累也不让孩子帮忙,孩子就在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念书”生活中长到弱冠之年,这时候不管他考上了大学或者没有他都要逃离土地,而一旦逃离他们就想彻底忘掉土地包括依附着土地的父母……

就这样,“城市化”不仅掠夺了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而且也掠走了农村的土地所蕴育的厚重精神,现在的农村,不仅大片大片的田地表面荒芜,而且地表之下也日渐丧失着它原本能够包容一切化解一切的神奇魂灵……土地将死,谁还能为它招魂呢?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逃离乡村”的大剧也进入高潮。而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起步早、程度高的发达大国,大卫•奥尔却在《大地在心》中思考着“重返乡村”的问题。

在“避难还是还乡?未来美国农村猜想”部分中,奥尔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化让美国面临的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一、能源学:我们已经走到了廉价使用化石燃料而不受生态惩罚的时代尽头。二、生态恢复力:过去一万年来,孕育了人类的稳定气候以及富饶的生态环境将走向尽头。大城市地区可能最为脆弱。三、健康:高度集中的人口容易感染新的恶性疾病。即将来临的是更可怕的病毒,如埃博拉病毒。给人们提供食物、能源和物资的产业活动,几乎到处传播有毒物质与化学品。关系到人类健康问题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依然是环境问题。四、规模与复杂化问题:城市地区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管理能力。一连串的问题——犯罪、腐败、毒品、无家可归、维系基础设施所需的开支、大气与水污染、废品处理以及公共安全——困扰几乎美国所有大城市并日益迫近其郊区。以上四种情况相辅相成,强力地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反馈循环,使这些在孤立情况下本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愈发难以解决。

那么,还有没有办法了呢?奥尔提出的对策是:为了避免更严峻的危机,我们可以选择有序的、充分规划的、可持续的回乡定居方式。作者说,要这样做就需要空前的预见力和生态想象力。否则就还会有另一种可能,在压力下人们可能作为难民逃往乡村,如此一来,城市问题还没解决,乡村问题又变得更加严重。

为了“重返乡村”得以成为现实并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作者提出了八条建议,并说这八个方面需要协作运行才能起作用:

1.可持续农场:以阳光为能源,保护生态多样性。

2.可持续林业。

3.土地与土地所有权:地产作为绝对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这种情况必须得到修正,以保护社区和后代的权益。

4.乡村与社区:小镇必须复苏,变成诱人的、有生命力的、交通便捷的地方。我们必须修复和改善那些已损坏的乡村学校、医院与基础设施。

5.交通: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意味着汽车和卡车运输走到尽头。最好以及最便宜的方法是,重建过去近一个世纪将美国各地连在一起的铁路系统。

6.地区:全球经济必须让位于占主导地位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不需要加工、包装、冷藏和大批重物资长距离运输所必须的能源与环境成本。

7.区域经济:高度自力更生的经济不仅能够通过保持资金在本地循环来增加经济机会,同时也能对外部经济造成的破坏提供缓冲。简言之,经济发展必须保护乡村社区与资源免受自由资本的冲击,从而为持久繁荣打下基础。

8.绿色城市:农村的未来反映出城市的未来,两者的发展相互促进,放弃任何一方,其另一方必定得不到长足发展。让城市“变绿”需要拓宽我们的生态想象力,打破城市与乡村分裂局面,使乡下特色进入城市。

当中国社会大幅迈开城市化的步伐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从美国人“重返乡村”的思考中得到一些前瞻性的反向启示呢?人们常说破坏容易重建难,而事实上有些东西一旦破坏了就在生态系统中消失了,自然规律是不会给人类以重建的机会的。《避难还是还乡?未来美国农村猜想》的结尾,作者说,《圣经》故事中“回家者”比喻那些在长期狂欢后带着羞愧与忏悔回家的回头浪子,而美国人民也曾狂欢放纵过。然后作者追问:如果我们不建那种浪子愿意回的好家,那我们是在建什么呢?如果我们不准备让年轻人回家,那他们的目的地在哪里,命运是什么?我想,这两点追问,也同样值得每一个热衷于逃离“家园”的中国人去思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好书  好书词条  逃离  逃离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面对  面对词条  曾经  曾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