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上流传着某位小有名气的心理咨询师一篇题为《孝道是人性的逆袭》文章,对孝道进行了大肆抨击。文章说孝道就是在鼓励孩子发展假自我,不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成为他自己,而是以父母的感受为中心,成为父母期待中的那个虚假的人,认为这违背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乃至现在的客体关系心理学,等等。
平心而论,文章在倡导顺从孩子天性和批判愚孝等方面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值得人们深思。但是,站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用一种调侃戏谑的语气评论中华传统孝道却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实难令人信服。
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视角来审视传统孝道本不失为独具匠心之举,完全可以有效弥补、改进孝道之不足,使之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但问题是我们不能以之为标准来衡量孝道。西方现代心理学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个人能力、认识的提升,自由、独立、个性化成长无疑成为人的核心诉求。而传统孝道则源起并发展于几千年前的传统农业文明,用血缘亲情维系家庭乃至家族的团结和谐实乃生存的无上之道。罔顾几千年的时空,以工业文明之“履”来套农业文明之“足”,岂非咄咄怪事乎?
不仅如此,文章对孝道的解读也极为偏狭:孝这个字,传统而温柔一点的解释,是孩“子”承载着“老”人;残酷一点的解释,是砍孩“子”一刀,再把孩子埋到“土”里……真正要命的,是“顺”这个字。顺,即孩子“顺”老人的意。这样做的代价是,孩子的真实自我被牺牲了……
“孝”竟然是这样的解释,连最基本的人性都已经失去了,令人无语。而“顺”老人的意就意味孩子的真实自我被牺牲了,也只能说是一种极其武断的曲解和臆测。在传统专制社会,孝道固然掺杂着迎合统治需要的政治色彩,但浓郁的人伦亲情应当是其底色。诚如林语堂先生所言,孝道简单地说就是好家教,即做一个好儿子或好女儿。
人们常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习性的形成则基本上是在童年,“三岁看到老”便是典型的经验之谈。少时有好的家教,学会与亲友相处,就意味着与他人交往中也会有好的礼仪,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性。如果人人都是好儿子或好女儿,社会的整体氛围也就自然和谐了。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解释的确有其合理性。放眼周围,那些困扰社会的问题青少年,又有几个不是与幼时家教缺失、骄纵溺爱密切相关呢?换而言之,孝道所讲究的顺从并不是牺牲孩子的真实自我,而是磨去其秉性中的暴戾无礼之类的杂质,使孩子的自性得以更好地展现出来。
最后,笔者也想谈一点对孝道的个人理解:“孝”由上“老”下“子”组成,意味着子女背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人伦之情。如果饱经沧桑、洞察世事的老人是聪明睿智的象征,身强力壮的年轻子女则是力量的象征,那么“孝”就是智慧和力量的完美组合。遵循基本的人伦之情,便可融智慧与力量为一体,或许这就是淳朴的“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