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查有梁先生在《麦肯锡全球报告——学校体系为什么成功了》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个专家讲不清楚,学校搞不明白的理论问题。”他指出:“知识与技能”,不是“一维”;“过程与方法”也不是“一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不是“一维”。
长期以来,我们恪守“标准”的教学才是“正常”教学的准则。正是因为有了“标准”,学校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强调的是事实和技能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也很自觉地以培养学生掌握事实和技能为己任。于是,事实与技能教学似乎就成了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这就是古得莱得所提出的问题:“第一,学校的课程教学没有区分知识和事实本身与事实帮助我们理解的更为重要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二点与第一点密切相关,就是学校没有把学科和学科内容视为可以让学生经历他们个人发展的奋斗与满足的原地。”在实际教学中,过程、态度、价值观等都只是写在教案上的,这恐怕就是这么多年来教改之所以没能达成目标的原因之一。
就拿语文来说,语文学科来源于传统蒙学,因为近代新式教育要求分科,于是,数学、医学、农学、哲学、美术等学科都被拿走了,去除掉被独立分科的内容,剩下的就是语文。也就是说,相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语文学科是人为切割划分的结果。一方面,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应该有自身的课程体系。这体系包含着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另一方面,由于切割划分的影响和其他因素,现行的语文课程又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内容的模糊性和评价的悬空性使其作用受限。
面对这样的现实,从事实际教学的老师总是在教学内容(即“教什么”)的问题上叫苦不迭。备课、上课、评课时,对于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我们总会自觉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对学生有什么帮助,这样教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怎样的意义?这对从事实际教学的教师来讲十分困难。我们总是习惯了教教材,搬教参,甚至于习惯等集体“备课”给我们提供一个现成的教案。但是,“人的生命不可能以重复他的同类的生活方式来度过,他必须主动去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学必须要引导学生主动去生活。
教学的理想状态就如古得莱得所说的那样:“期待学生们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在尊重、信赖、合作和关爱的基础上与他人发展有效益的和满意的关系;培养对人类的关心;培养和运用美术和人文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鉴赏其他文化的美学贡献;培养对道德行为的必要的理解。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关于培养各种能力的论述,如有效利用闲暇时光、进行建设性的自我批评、以新颖的方式处理问题、体验和欣赏不同创造表达的形式。”
要进入这样的理想状态,就要认识到人类彼此千差万别,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有效的教学一定因人而异,必须理直气壮地摒弃一刀切。人天生拥有好奇心,教学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和触发人的好奇心,其中最为要紧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和教材中发现问题,更要提醒他们在生活与社会中不断质疑。人的生命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教学的价值之一就是激发人的创造力,所以教学切忌照本宣科、标准答案。
总之,我想提醒各位同仁的是:标准的,未必是可行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教学如何从实际出发,如何尊重人类生活繁荣的原则,让学生去主动生活,而不是被各种标准绑架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