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几个教育人聚在一起谈教育,谈到笔者所在学校连续两年生源暴涨时,大家都感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感叹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但是,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缓解了职业学校生源严重短缺的矛盾,可社会、家长却歧视,其中有哪些深层次原因?
笔者完全理解、认可政府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良苦用心,但同时认为,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仅要考虑眼前,更要考虑长远。现在一些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在短期内看来行之有效,保护了职业教育,但这些政策本身所隐含的歧视性,却在很大程度上固化了社会、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对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对此,我们应该反思,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出调整。
为了保障中职学校生源,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会执行严格的普职分流政策,根据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划线,线上学生由普通高中录取,线下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特别是有些地方推行了阳光招生政策,达不到普通高中录取线的“一脚踩死”,只能进职校,没有任何后门可走。这确实是解决中职学校生源问题的有效办法,大多数中职学校也因此渡过了生存危机。笔者所在学校就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但是,实行这一政策的结果是增加了人们歧视职业教育一个最有力的理由——职业学校是差生才去的地方。
中职学生可以参加对口高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可是长期以来,不仅对口升学的计划太少,而且对口升学的大学都是一般性大学,几乎没有社会公认的一流大学。普通高中学生考一个县级“状元”都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可中职学校学生考个全省的“状元”也无声无息,因为普通高中的“状元”能升清华、北大,中职学校的“状元”只能升很普通的大学。笔者所在学校对口高考年年都有全省的“状元”,最好的去向也就是湖南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职学校对口高考政策已经执行多年,为什么仍然无法吸引优秀学生主动就读中职学校?答案不言自明,职业学校的考生根本没有机会读名校。
为了避免把职业教育办成“断头教育”,国家已经出台政策,今后的职业教育将包括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几个阶段,还将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去年以来,高等本科院校转型传得沸沸扬扬,根据媒体披露,转型应用型大学的基本上是三本院校。这给社会传递的又是什么信息呢?高等职业教育难道是末流教育?
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改变歧视职业教育的问题,各级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先要打破自己的固化思维,职业教育不是差生教育,不是末流教育,然后再去设计、规划、制定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应政策。高中阶段招生,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完全可以统一按计划、按志愿、按分数排名依次录取,避免从政策上限定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去读职业学校;名优大学也应纳入对口升学计划,那些应用性、技术性专业都应列入对口升学范围;高等学校转型不宜一刀切向三本,所有高等学校(清华、北大也不能例外)的应用性、技术性专业都应在校内组合成二级应用性学院,条件成熟能整体转型的予以鼓励。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