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总会有不少教师选择从山间乡下流向集镇城区。随即引来声声感慨:优秀教师都进城,乡村教育怎么办?乍闻之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仔细琢磨过后,感觉此种说法其实是个伪命题。
首先,进城者都优秀?我不知道其他地区选拔教师进城的程序与步骤是什么,大概离不了公开课上得好,辅导学生获奖多,个人特长发展,小有名气,等等,如果以此为依据,还能说明入选者尚属实力派。但是,就本人所见识的本地选调农村教师进城方案,一次是组织考试,但要求报考前提条件是该教师另一方配偶已在城区工作。萝卜招聘,怎算是抽走了优秀教师呢?后来是不设门槛组织考试,可分科目招录要求下却是统一测试新课程理念知识。说来,理论水平掌握高低与否,应该与工作实绩中优秀与否的关联不是十分紧密。以如此方式选调,公平则公平矣,但抽走的终归勤奋者多,并不见得能与优秀划等号。至于另有一些于学期中未经统一选拔而悄悄借调进城的关系户,那就更难与优秀结缘了。因此,那些进城者的“优秀教师”,在“优秀”的名声之下隐藏着太多的名实不符。
其次,优秀者必进城?鲁迅先生曾说,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优秀教师亦如此。农村教师中的佼佼者不一定能在城区教师中出类拔萃,城区教师中的名师也不一定就能胜任农村教育工作实践。是给优质的城区教育锦上添花,还是为薄弱的农村教育雪中送炭,相信很多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都能明白自身工作的意义价值所在,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实际来看,真优秀也未必就进了城。
再次,坚守是因为不够优秀?教师工作的意义,不在于索取,更应在于奉献。乡村教师,整体业务水平可能不及城镇教师,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择学校,不择学生,不择待遇,年复一年地耕耘。因为他们的坚守,才使得农村教育得以在艰难曲折中前进而不至于停滞不前。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对于时时伺机而动的教师,坚守者,才能算是教师队伍当中真正的优秀。
在我看来,称优秀教师纷纷进城,这当然是对进城者的褒奖,但同时也容易衍生出进城者优秀、优秀者进城与不进城者不优秀三重意思,这对公众的误导何其大,而对农村教育坚守者的伤害又是何其深。暑假来临,一年一度的教师聘任工作也即将开始,教师流动正当时,但动辄称“优秀教师”进城,还请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