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教师认为,在班上安插“间谍”有助于班级管理,因为班主任一个人不可能随时随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对于一些潜存危害的行为更是不得而知,比如,携带管制刀具到学校,在寝室内玩火,预谋聚众斗殴等。安排一部分学生关注这些情况,并及时举报无可厚非。
尽管这样的“告密”确实对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但暴露出班主任对自己的错误定位——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想尽办法去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实际上,学生才是班级真正的主人,是对自己成长负责、对班级荣誉负责的主体,而班主任仅仅是学生成长的守望者。
班主任应该帮助孩子们建立好班委,在班级规范上达成共识。即便是这些工作,也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班主任仅能从旁指导。只有当每一个孩子都把自己当作班集体的主人,而且意识到成员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对班集体造成影响时,他们自己才会接受班级的约束,才会对影响和危害班级荣誉的事情直言不讳。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从“他律”转向“自律”的过程。当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光明正大的监督员,而不是老师偷偷摸摸安排的小间谍,当出现问题就能正大光明讨论时,班主任还担心什么?这样的班级管理才算正常,班主任才能解脱出来。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事必躬亲,主要是不相信学生的水平,怕出麻烦,而又对自己的管理水平太自负。这就是导致当前班主任个个叫苦连天,但班级仍然问题不断的原因。想想吧,有哪个高明的管理者事必躬亲,有哪个高明的班主任是靠打小报告来管理班级的呢?
班级不应该安插“间谍”的另一个理由是,此举不利于培育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友谊。
在很多教师的眼中,友谊完全是孩子间的私自行为。实际上,每一个班级都是由若干个小圈子组成的。圈子内的生活才是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每个小圈子内的问题都解决好了,班级也就好了。
孩子们到学校里来,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不全是为了学习社会规范、受各种约束,他们愿意到学校来,是因为学校里可以找到伙伴,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在孩子们的眼中,好伙伴、好朋友就铁哥们儿,就是闺密,关系自然是越亲密越好。亲密到什么程度呢?形影不离、无话不说、亲密无间。这种友谊因为纯洁所以可贵。但这种友谊并不牢固,因为它没有经受任何考验。我们知道,孩子间的纯洁友谊往往意味着无原则的信任与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伙伴间的认识会出现差异,无原则的信任与包容会受到挑战,甚至抛弃,这才是友谊破裂的根本原因。
但这种纯洁友谊却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间建立纯洁的友谊,并将它稳固下来。作为教师,我们应教给学生以下原则:伙伴间亲密可以,但要给别人留下适当空间,这是对人的尊重;友谊要有利于共同进步,每个人都要保持独立,不被别人以友谊的名义绑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得不到友谊,得到了也必然不长久。当然,这些原则仍然是要交给学生讨论,而不是直接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