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师的社会声望体现了社会成员对教师的敬重程度和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影响到教师能否产生职业自豪感。如果教师的社会声望提高,那么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和职业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教师的社会声望会更具有影响力。
不可否认,一段时间以来,教师的社会声望在持续下降。其中因素有很多,外在的有价值观念、经济收入等,内在的有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教师声望的提高有赖于内外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
要让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亟需转变日益金钱化、市场化和消费化的价值取向,重塑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回归到教师受尊敬,学生懂感恩,教育生活规则有序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来。
要让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亟需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进一步强化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强化教师承担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工资收入;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才会提高,才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投身教育、从事教育。
要让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亟需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素质对教师的社会声望影响明显,特别是教师个体在非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状况对教师的社会声望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有着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别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要求,教师要加强自我约束,行业约束和法律约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只有在道德上合格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让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亟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从中小学教师整体状况看,教师的行业门槛不高、专业素质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教师资格考试容易,管理制度、培训力度不完善和培训方法不灵活、培训效果不理想都有关系,特别是师范教育功能退缩,曾让教师队伍在很长一段时间青黄不接,这都造成了教师专业素养不高,难以赢得社会各界尊重的重要因素,也不利于教师待遇的提高。因此,每位教师都有责任自觉提高专业素养,自觉维护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社会形象。
要让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也非常重要。新闻媒体在报道有关教师的负面新闻时需要慎之又慎。如果新闻媒体对教师小概率的负面新闻进行大肆炒作,就会败坏教师的整体形象,污损教师的社会声望,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不利于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将直接或间接为此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