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把经典嚼得那么细,学生还会觉得有味吗?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读《背影》、《药》、《孔雀东南飞》等经典作品,同学们都非常虔诚,细细品味,难以释怀。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一起重新面对这些经典时,我却有些茫然无措,因为学生们往往表现出“无感”。

如果鲁迅的作品因为些许语言晦涩、感情偏激,产生拒人千里之外之感,还可以理解。但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样清新易懂的文章,学生们仍然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呢?

后来我想,可能是我们太把经典当“经典”了,太小心翼翼了,强迫着学生用“仰视”、“敬畏”的眼光去读。

于是,我将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适当调整。淡化讲解,不把它当经典,重点让学生阅读体悟,让他们自己去评价文章的价值。为了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情境,我寻找了大量的视频阅读资料,图文并茂,加上音乐地催化,相信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情感的表达。

然而,学生的反应让我大吃一惊,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样子,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视频诵读完之后,我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和听读感受,试图给学生一个释放情绪的空间,果然,学生的讨论比较热烈。大多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有的品析句子,觉得写得美,有的学生则觉得有些矫情做作,并陈述理由。于是我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结合课文用充分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见解。这样,课文也熟悉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尊重,何乐而不为?

在其他班级授课时,我也力争避免用经典的帽子让学生先入为主,只是引导学生自己来品读体味,你觉得它怎么样?哪些句子美?哪种情感美?告诉学生们不要轻易地附和前人,也不要妄自菲薄,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观点。在这种尝试之下,学生们的热情提高了,说出了一些真实的感受,带着心去感悟作品,这是一种难得的进步。

反思现状,为什么教师讲解经典作品时如此小心翼翼呢?经典作品怎么了?对此,我调查过部分学生,有学生说他们上初中时,有一位语文老师讲《社戏》花了9节课,真的需要花那么多时间来学一篇文章吗?如果说鲁迅作品的语言难懂也就罢了,讲《背影》也花了一个星期,把不同人的评价,一句话的分析,反反复复讲,嚼得那么细,学生还会觉得有味道吗?

经典受到学生的吐槽和非议完全是由很多教师自身造成的。我们用多年来骨子里对经典的认识和理解压着学生,不让他们喘气,不让他们自由呼吸,自由表达,只想一吐为快,让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者。

如果说经典文章是一桌美味佳肴,上菜之后,不要急着让学生先动筷子,也许他现在还没有胃口,不妨先看看菜的品相,嗅嗅菜的气味,他可以去赞扬菜的造型,也可以去批评菜的搭配。到底菜如何,老师可以跟学生们一起动筷子品,尝完相互交流,再做评价,不是更好吗?而现在,很多老师一般是在上菜之前就会告诉学生,这个厨子是全国最顶尖的,是给慈禧太后做过饭的,满汉全席是他的代表作,你一定要好好看,他是怎样搭配的,如何下料的,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出这样的效果?一有学生质疑,就立即冷嘲热讽般地打压,你不要自以为是,你有能耐做一个看看,恐怕一盘菜都做不出来。这样,再好的菜学生也没胃口了。

卡尔维诺说过,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学生不理解经典、不喜欢经典,那又怎样,如果真的是经典,他以后重读的机会多着呢。我们可千万别倒了他的胃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有味  有味词条  那么  那么词条  觉得  觉得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